新加坡一間60年的郵票店仍在運營,只為傳承老店主的心血
隨著時代變遷,僅有少部分人還保留著集郵的愛好,
能買到郵票的店鋪也是越來越少。
新加坡荷蘭村有一間創店60年的郵票店老字號,
雖然經營狀況不是特別好,仍然堅持運營,
女店主已經年過七旬,她說,堅持下去是為了傳承老店主的心血,
即使生意慘澹,也不考慮出讓店鋪,
因為老店主曾待她如親女。

73歲店主埃爾茜‧葉憶述,
當年父親對集郵深感興趣,
時常帶同她一起光顧老店主菲什的郵票店。
在17歲那年,父親更建議她到郵票店打工,
其後一做就做了大半輩子。

老店主於2002年因病去世,
死前決定把店鋪留給埃爾茜‧葉打理。
埃爾茜‧葉從此就開始每天一早開店、傍晚5時回家的生活。
但郵票生意每況越下,
10多年前店內為了維持生計開始兼買文具及明信片等產品。
近年將店鋪分租給攝影館,
一同平分約3000新加坡元的租金。

店主表示集郵早於70、80年代興起,
想起那個時期店主甚為感慨,
曾有人上門對店鋪問價,但店主卻難以割捨而回絕,
她表示打算做到自己無力支撐下去為止。

現在文化活動豐富,各種電子產品充斥人民的生活。
隨著科技的發展,通信日益便捷,
普通的信函業務減少,郵票使用量急劇減少,
作為以郵票為主的集郵,
這種比較慢性的文化活動,漸漸被人遺忘。
尤其是青少年,集郵的更少了,沒有後備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