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出現了!
新加坡昨天報告首起奧密克戎患者死亡!
怎麼回事?
新加坡首例奧密克戎患者去世!
染奧患者每4人有1得後遺症
昨天下午,衛生部發布文告:
新加坡出現了首起奧密克戎死亡病例。
她年已92歲,沒有打疫苗,也沒有已知疾病史。

來源:8視界
感染過程是這樣的:
10天前,老太確診,原因是因家人身上攜帶病毒,接觸傳播導致老人感染。
10天後,1月20日老人去世。
醫生做出最後診斷,老人是因感染奧密克戎死亡!
關於這個老人的情況,當局沒有透露其他信息。
事實卻讓人震驚。

原來奧密克戎還是那個奧密克戎,英美有人因它死亡,而新加坡也不例外!
它真的是小綿羊嗎?還是披著羊皮的狼?
網上曾有人在討論奧密克戎的安全性,是這麼說的
「德爾塔變成過去式了,現在是奧密克戎。但感染奧密克戎症狀輕的就跟流感一樣。現在需要奧密克戎變主流,來從德爾塔的掌控中解脫出來。」

「奧密克戎現在跟流感一樣溫和。」

正如網友所說,以及現在全球多國數據證明:
感染奧密克戎,確實以輕症、無症居多。
然而新加坡出現了首例老人因它死亡,是不是說明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感染奧密克戎仍有死亡風險?
(老人沒打疫苗可能也是主要原因。)
最近,奧密克戎開始露爪了。
疑似已經熬過奧密克戎大爆發的英國得出結論:
每4個奧密克戎患者中,就有1人出現腦霧的後遺症。

所謂的腦霧,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健忘、頭腦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緩等等症狀。
「患者雖然可以照常上班,生活,但跟感染前的做事狀態相比可能效率減半,或者反應不如以前,活動吃力。」
英國ZOE公司的新冠研究小組,整理完大波數據後發現了這一點。
那麼新加坡呢?
本地專家,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的神經內科的顧問蕭華強醫生透露: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發現,本地每10個沒打疫苗的新冠患者中,就有1人出現後遺症長達半年!

之前感染德爾塔的人,出現腦霧的病患大概占7%到10%。
據新明時報對蕭醫生的採訪,是這麼說的:
「(我)看診過的長期新冠後遺症患者中,大概有5到6人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下降、頭腦不清楚。
他們多數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但在痊癒6到8個月後,還持續出現這類症狀。」

來源:todayonline
至於這類人的年齡。
醫生透露:大多數並非年長者。
醫生最後的結論是,大家不要掉以輕心,感染新冠後也有可能感染肺部,可能會出現永久性肺部損傷。
「這不是水痘派對,不要因為奧密克戎像普通感冒,就故意去感染。」
話是沒錯,但實踐起來可能有點難度。
因為新加坡馬上就要迎來一波「重大」的奧密克戎浪潮。

來源:海峽時報
前天新加坡的防疫新政一公布。
坊間議論紛紛。
對於當局這一波操作有點摸不著頭腦。
看上去好像緊張了:
醫院重新開始禁止探訪,12歲到17歲的孩子要打追加劑,
實際上又好像很淡定:
堂食人數不變,航空陸路VTL入境只需ART檢測,打了疫苗的新冠痊癒者入境還能免檢測免隔離。
所以,現在新加坡對奧密克戎疫情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本地疫情會發展到一個什麼局面?
新加坡像身處「戰爭迷霧」
因疫情,行業缺勤或達一天7萬
衛生部早前預測奧密克戎疫情的峰值是一天1萬5000例。
但實際上,這不是最糟的。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
無法預測這波奧密克戎疫情中,新加坡要做出的下一步行動。
這次我們身處「戰爭迷霧」。

目前部長們對形勢做了幾個推測。
接下來,新加坡有可能會面對這幾個局面:
1)按照其他國家奧密克戎感染率,新加坡日增或破20000起
財政部長、跨部門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在昨天會議上,對奧密克戎的發展形勢做出最新兩點分析:
奧密克戎疫情的峰值很可能會超過德爾塔的峰值
其他國家的奧密克戎感染率,大概約每10萬人感染400人。如果將這個感染率換算為新加坡人口。
本地一天或增20000到25000起病例。
" Now, if you translate that to Singapore's population, we are talking easily 20,000 to 25,000 infected cases a day."

來源:financial times
2)工作場所病例或大增,有可能一天缺勤7萬5千人。
貿工部長顏金勇前天特別提醒:
工作場所的病例很可能會大增,員工缺勤率會很高,企業要做好準備來應對這種情況。
那麼問題就來了。
缺人會缺到一個什麼程度?
部長是這麼算的:
「如果我們每天有1萬5000起病例(這是極有可能的),每個病例平均缺勤約 5天,總的大約7萬5000個員工。」
「這還不算密切接觸者。如果加上密接者,缺勤人數會更高。」

「所以各項服務可能會時不時中斷。這是基於其他國家的經驗,我們要非常小心。」
之前才提到,取消口罩令跟在家辦公措施的英國,遭遇過怎樣的缺人危機。
據當地報道,什麼人手不夠,心臟病患者延誤送醫。學校關門、火車縮短營運時間等等。
只是萬萬沒想到,以前是新加坡在看別人後廟起火。
現在竟然自己也加入賽道了......
3)這波奧密克戎,會在新加坡爆發多久?
昨天凌晨才公布:21日新增病例3155起,比周四翻了1倍多。
病例感染的毒株是不是奧密克戎,人數有多少,這一點從前天開始不再公布。

不僅如此,衛生部還改變了病例計數方式:
3155例中包括核酸檢測(1616起)跟抗原快速檢測(1539起)兩類病例。
這意味著什麼呢?
說明接下來新加坡報告的日增病例數字,或許能反映疫情真正的擴散程度了。
目前,本地的每周病例增長率從前天的2.17,突飆至2.70,曲線幾乎要拉直了

這個趨勢說明,過去兩周新加坡日增百例、千例,都只是這波疫情的前菜。
真正的大餐,才剛剛拉開序幕。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根據前天部長所說,新加坡參考英國、南非、美國的爆髮狀況。
奧密克戎引發的疫情,需要4到6周才能登頂。
按照這個推論,新加坡的疫情峰值可能出現在未來2周內。
說到這估計大家就明白了。

來源:todayonline
為什麼前天突然來了一波新政?
因為這回,新加坡又要衝刺了。
這一場仗很難打,未來幾周的疫情發展形勢不明朗,就如衛生部長所說,就跟在迷霧中一樣。
但我們不能毫無準備。
所以當局這次先抓住三個關鍵:醫療保健系統、安全管理措施、繼續加強疫苗追加計劃。

「我們確實在為這一波疫情做準備。
如果能滿足2個條件,我們就會考慮進入下一個里程:
醫療保健系統沒有出現負擔過重的情況
絕大部分新冠患者輕症或無症」
什麼是下一個里程?
——病毒共存,進一步開放。
網友反應不一
對於這次新政,以及官方給出的消息。
評論區已炸開鍋。
有人擔心人手不夠,真正每天1萬5千起根本應付不過來。
「現在日增千例都應付不過來。你知道將一個新冠病例從一個小房子帶走需要花多長時間嗎...48小時!屋內其他人都是陰性。就等這些人全部陽性了就不用隔離了。到時日增破萬的時候估計也是這種操作。這個事情就發生在今天,從早上到現在沒有人來接走新冠病人。他們住在組屋內,還能怎麼自我隔離,去廁所嗎?」

「這種感覺形容起來就像老師跟你說期末考一定會掛,然後你就躺平啥也不幹了。」

「1萬5千例已經不是浪潮了,是海嘯...享受現在可以聚會跟堂食的自由吧,誰知道農曆春節結束以後又會發生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