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科技界裁員風預計吹至下半年 製造電子業也受波及

科技業。(圖:iStock)
全球科技業裁員消息頻傳,本地也殃及其中,專家預計這股裁員潮將持續至下半年,並蔓延到製造、電子等相關領域。
這股科技界裁員風,似乎有越刮越猛的跡象。
根據Layoff.fyi網站彙編的數據,去年全球共有1045家科技企業展開精簡人員行動,遭裁退的人數將近16萬1000人;當中,30家是以新加坡為總部的企業。到了今年,短短一個多月內,在全球展開裁員行動不到400家,可是,裁員人數卻已經達到去年全年近七成,接近11萬人。
科技界裁員風估計再多吹一兩季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主管全德健向《8視界新聞網》表示,這股裁員風,估計將會再吹多一兩個季度。「這只是個估計,沒有那麼快結束的。」
導因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局的升息行動。
「去年起,美國利率不斷攀升,所以,一下子就上漲了很多,變成融資成本增加了。投資者也就更加嚴格,要求企業,尤其科技企業,什麼時候會給我回報、什麼時候會賺錢。所以,企業的壓力就在這邊。」
這同美聯儲之前推行量化寬鬆政策時期,完全相反。全德健指出,當時由於利率低,處於燒錢階段的新興科技企業相對容易融資,造成僱傭條件也寬鬆些,因為投資者注重的是日后豐厚的回報。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方崢博士也表示,在疫情期間,許多科技企業因為市場需求強勁、利率低、貨幣超發而大肆擴張,不斷從市場融資以投入到研發和開拓新的市場。
據科技市場研究平台CB Insights統計,2021年全球科技企業融資總額達1萬2600億美元(約1萬6876億新元),比2020年增長61%,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度融資額。
然而如今,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從冠病流行初期的0.25%漲至4.75%,加息步伐仍不見停止,促使公司的融資成本在短時間內激增,影響盈利,而融資需求特別大的高科技企業尤其受影響。
方崢博士說,科技企業在面臨市場需求收縮、融資困難、未來的不確定性等因素下,只能選擇停止擴張,甚至裁員來降低成本。
利率上升推高成本 抑制消費需求
全德健說,「全球需求出現緩慢下降的現象,不但在科技業、也包括其他行業。比如新加坡,我們看到出口業、製造業,目前也是受到一些影響。目前企業對成本看得非常緊,當業務往下走,就代表利潤往下走。如果沒有其他辦法,就只能精簡成本,如裁員。」
根據本地2022年勞動力市場報告,去年第四季裁員人數攀升到3000人,是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多冗員的季度。在3000名被裁員工中,三分之二或2000人來自包括資訊通信科技和批發貿易的服務業。
全德健指出,當科技企業束緊腰帶,連帶的電子業、半導體業、製造業產出和出口都受影響,進而蔓延到如物流領域。
根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最新數據,我國非石油國內出口連續下滑四個月,今年1月份年比跌幅擴大到25%,是2013年2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電子出口跌幅也從去年12月的17.9%擴大至今年1月的26.8%。
他解釋,企業在疫情期間,為應付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高漲,而加大投資提升產能;但隨著冠病疫情的好轉,大家的生活恢復常態,市場需求也從一個高點恢復到正常水平,導致一些公司面臨產能過剩的情況。
方崢博士指出,科技界的擴張與收縮與宏觀貨幣政策、科技進步、企業戰略以及經濟景氣度密切相關,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近期,新加坡的科技公司陸續宣布裁員,其中著名的企業包括蝦皮(Shopee)、谷歌(Google)等公司。「據了解,目前這些科技公司的裁員主要涉及一些原來擴張步伐比較快的業務,其核心部門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經濟仍面臨壓力 今年薪資增幅恐縮小
聯合國《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9%;而我國經濟增長預估今年全年維持在0.5%至2.5%。
方崢博士指出,受全球經濟的影響,今年新加坡經濟相比前兩年有所放緩,企業的擴張步伐也會放慢。企業員工的薪資增長幅度預計會有小幅下降。但,政府會通過一系列措施增加中低收入員工的薪資。
《2022年勞動力報告》預估數據顯示,本地全職居民的名義收入中位數從去年的4680元增至今年的5070元。
全德健認為,視於各別行業的市場需求而定,但估計今年薪資增幅也不大。儘管大環境走勢疲弱,但全球經濟還不至於會出現萎縮的現象,因此相信本地就業市場將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況。
養精蓄銳 為了日後發展
方崢博士指出,伴隨著宏觀經濟的周期變化,通貨膨脹會得到有效抑制,以及新的科技諸如人工智慧,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相信科技企業在未來五年內又會迎來新的一輪擴張周期。
而且,我國政府已經採取了多項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同時還加大了對人工智慧、數碼化、綠色經濟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投資,這些舉措有望緩解就業市場的壓力。
要抓住發展機遇,全德健提醒,「政府一直在提倡個人怎麼提升技能、終身學習,這些都必須下功夫。有些行業目前表現亮麗,有時是因為周期性,但如果自己的技術、技能不多元化,就會受到行業周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