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過去一周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與住院人數都有所下降,受訪傳染病專家指出,多數人已產生保護性免疫力,疫情目前處於穩定狀態。
新加坡衛生部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冠病病例近4周持續維持在一萬起以下,從今年第25個流行病學周(6月18日至24日)的6882起確診病例,到第26周(6月25日至7月1日)降至最低4302起,第27周(7月2日至8日)略升至8544起,第28周(7月9日至15日)又下滑至5632起。
過去4周(6月18日至7月15日)共有567人因冠病住院,6名患者入住加護病房。住院人數從第27周的152人減至第28周的113人。
此外,相較於5月的53起冠病死亡病例,6月僅有27起。
數據也顯示,截至7月18日,新加坡已有90.1%的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1.21%人口已獲基本保護。
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受訪時表示,多數新加坡人對目前流傳的XBB.1.16變種毒株及其後代,已產生了保護性免疫力。
「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會越來越輕微,有些則會如6個月前那般嚴重,因為他們缺乏免疫力,所以因人而異。」
最大的未知數是源自動物的冠狀病毒若再次感染人類,可能進而突變成為一種新毒株,但本地目前沒有出現這類情況。
梁浩楠就上述說法舉例說,美國一項研究顯示,人類已多次將冠狀病毒傳染給野生鹿,野生鹿也至少3次促使人類感染並傳播冠狀變種病毒。
他表示,新加坡目前並未出現類似情況。但他提醒說,新加坡政府仍須繼續監督情況,適時讓公眾追打對抗XBB毒株的疫苗,公眾也應注意採取防範措施。
斐瑞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盧家燊受訪時說,新加坡冠病疫情目前處於穩定狀態,醫院也已將冠狀病毒視為「標準病菌」,而非「特殊病菌」。
「公眾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確診者去看醫生,醫院也有一套常規的流程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