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
肩負推進全球合作期望的第17屆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1月15日在峇厘島召開。今年的東道主是印度尼西亞。 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原先不受看好會有成果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預計能發出聯合宣言,展示難得的團結氣象。

這場在艱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召開的峰會並沒獲得完美的開局。在全球詭譎莫測的政治局勢中,各領導人11月15日上午陸續抵達主會場阿普爾瓦凱賓斯基酒店(Apurva Kempinski)。
李顯龍總理出席G20
李顯龍總理11月14日至16日前往印度尼西亞,出席在峇厘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G20
李總理是應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印尼總統佐科的邀請出席。本屆G20輪值主席國以「齊心求復甦,復甦更強勁」(Recover Together, Recover Stronger)為主題,討論將圍繞全球如何實現疫後更強勁、更具韌性的復甦。
新加坡不是G20成員,但除了2012年以外,從2010年起,每年都受邀出席觀察G20峰會。
總理公署說,李總理在峰會上將參與有關糧食和能源安全、衛生,及數碼轉型的討論。他也會在峰會場邊與其他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

隨同李總理出訪的包括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及總理公署、財政部和外交部的高級官員。
世界主要經濟體應與相關機構合作制定國際條例,應對數碼科技可能對金融穩定帶來的風險。
新加坡
李顯龍總理11月16日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第三場工作會議上,就數碼轉型的課題發言時說,冠病疫情加快了許多國家的數碼化步伐,數碼化也能為未來發展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驅動力。
數碼領域蘊藏許多促進互利共贏國際合作的機遇。李總理提議,G20國家應為數碼資產制定一致的國際條例。
數碼資產的經濟潛能巨大,並通過讓各方直接進行高價值資產的即時交易、清關和結算,提高效率和流動性。這些科技也能促進跨境貿易和結算,及資本市場活動的轉型。
不過,隨著數碼創新科技普及,與金融市場更緊密連接,它們也可能對金融穩定帶來風險。

因此,G20應與相關的規則制定機構指定國際條例,依循「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的原則,處理這些風險。
李總理也認為,各國應加強跨境規則、標準、數碼框架和政策的相互協調,為經商帶來便利。各國也應利用數碼創新提振貿易、加強金融普惠,及改善服務交付。
新加坡也與擔任明年東協輪值主席國的印度尼西亞合作,共同推進東協數碼經濟框架協議,深化東南亞的數碼整合和互聯互通。
各國也應利用數碼創新提振貿易、加強金融普惠,以及改善服務交付。
透過印尼銀行的牽頭和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的合作,東協五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將繼續推進實時支付系統的相互連接,推進跨境支付和貿易。這類多邊支付系統連接的規模能在日後擴大並涵蓋其他轄區和地區。
新加坡期待向其他提倡為全球制定基礎數碼架構的相關方學習,為最有需要的群體改善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
新加坡也將展開試驗,使用「意向貨幣」形式的數碼新元(purpose-bound digital Singapore dollar),讓政府發放款項及了解這些款項的流動情況。
APEC會議
在后冠病疫情時代,全球極力修復經濟,各經濟體如何引導經濟邁向復甦備受關注。在這個背景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於泰國曼谷召開,李顯龍總理也參加會議與國際領袖共商經濟發展大計。
這是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繼2018年之後,首次以面對面形式舉行。與會的其中一些領導人包括李總理,過去一周來馬不停蹄赴會,從柬埔寨金邊的東協峰會,到印度尼西亞峇厘島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再到曼谷出席APEC峰會,致力恢復到疫情前的密集多邊接觸。
總理公署11月16日發表文告說,李總理將從11月17日至19日到曼谷出席由泰國首相巴育主持的第29屆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他已在星期三晚間抵達曼谷。
這是泰國第二次主辦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上一次是2003年。今年會議主題為「開放、連通、平衡」(Open. Connect. Balance.),展現本區域敞開機遇之門,在各層面保持連通,以及追求平衡發展的決心。
總理公署指出,APEC經濟領袖將討論通過促進平衡、包容和可持續的增長,以及貿易與投資,來加速全球經濟復甦的方法。這包括採納創新的方式,例如「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模式」(Bio-Circular-Green(BCG)Economy Model)。
在曼谷期間,李總理也將同一些APEC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隨行出訪的包括總理公署、外交部和貿工部高級官員。

成立於1989年的APEC,旨在促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各經濟體之間的合作,目前成員包括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智利、墨西哥等21個經濟體。成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的60%,貿易額則占全球一半。我國的貨品貿易總量中,APEC經濟體占超過75%。
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的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都是通過視訊進行,去年的東道主是紐西蘭,2020年是馬來西亞。2019年的峰會因主辦國智利國內動亂而取消。
印度將成為東道主
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星11月16日宣布,G20通過了領導人宣言。
據報道,印尼已將主席權利交給印度。
2022
宣言

宣言內容包括,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deplore)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發生在烏克蘭的戰爭,並強調它正對人類造成巨大苦難,加劇全球經濟存在的現有脆弱性。」
這項宣言得到G20所有成員的批准。
下一屆峰會,就看印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