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聯合實施委員會第六次會議9日線上舉行。重慶與新加坡簽署7個項目,涉及陸海新通道、科技、人才交流、能源、農業、物流等多個領域。

陸海新通道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的重磅突破。2020年以來,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國際鐵路聯運等三種主要運輸方式發行及貨運量逆勢上揚,為各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簽約的「共建重慶市陸海新通道經濟與法律政策研究院項目」,旨在推動建立陸上貿易規則,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元文化、法律、經貿架構等特點,擬發起登記「重慶市陸海新通道經濟與法律政策研究院」(暫定名),並以此為載體尋求在經貿規則、產業分工、法律主體、法律管轄權、法律適用等開放領域,為重慶及中國西部省區市產業發展作出貢獻,構建產、學、研的應用基地。
科技方面,重慶市科學技術局與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將攜手推進渝新科技合作項目,探索建立重慶—新加坡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機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挖掘在供應鏈和數字製造4.0等領域的科技創新需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協同創新。

7個項目中有2個是農業領域的,即中新(重慶)農產品出海幫扶項目和忠橙常態化供應東南亞合作項目。前者將幫助重慶農產品企業打造國際品牌、開拓海外市場。後者將打造重慶忠橙海外高端品牌,以新加坡為海外市場第一站,利用新加坡貿易網絡,將業務延伸至東南亞、中東乃至廣大的海外市場。
此外,中新銅梁冷鏈物流項目將打造集果蔬肉類農副產品的清洗、消殺、分揀、包裝、儲存、配送和冷鏈人才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冷鏈綜合體,服務重慶並輻射西南地區。中新能源服務合作項目則將結合新加坡能源集團豐富的海外能源運營經驗,在重慶市場開發綜合能源利用、節能技術研發及管理、區域集中供能等項目。
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截至目前累計簽約合作項目111個,金額約214億美元;中新跨境融資通道落地項目150個,融資金額約131億美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