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山》播出後,成功讓其他新加坡劇在海外掀起熱潮。(新明日報檔案照)
(新加坡訊)新傳媒重頭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雖已落幕,但這部戲播出期間不僅在新加坡掀起追看旋風,在海外也引起注目,成功吸引一批「意猶未盡」的觀眾,開始留意新加坡劇。
《翡翠山》自開播以來吸引大批海內外觀眾追看,單是通過meWATCH及8頻道就吸引了超過135萬的觀看人次。在網飛上,劇集在首播隔天就直衝新加坡電視排行榜第一,創下了新傳媒華語劇首播即登頂新加坡收視榜首的紀錄,後又連續7周穩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10大熱門電視節目」榜單,成績亮眼。
紛贊新加坡劇有溫度
隨著劇集播畢,大批中國粉絲意猶未盡,轉而開始追看其他新加坡劇,包括《金色大道》、《浴水重生》、《不可饒恕的罪惡》、《心裡住著老靈魂》等。
有粉絲驚喜發現原來《浴水重生》里的兩個女主角,就是《翡翠山》里的張心娘(劉怡伶飾)和大反派張安娜(黃暄婷飾),且與他們有著感情線的黃祖業(張哲通飾)和白阿力(鄧偉德飾),也在《浴》分別組成兩對CP:黃暄婷和張哲通、劉怡伶和鄧偉德。
一名網友看了幽默留言:「張哲通跟誰在一起都行,跟她不行,我反對我抗拒」。也有網友在留言區推薦張哲通的《金》,更笑言「好想打他(張哲通)」,因為張哲通在《翡翠山》里是個充滿正義的大好人,但在《金》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反派Richard Mo。
也有粉絲分享:「最近挖到一部新加坡寶藏劇《心》,劇里細節滿滿,充滿著新加坡街頭的煙火氣,老房子的復古感,每一個畫面都像電影截圖一樣美,且台詞也超有哲理,滿滿的金句,看完也治癒了我的精神內耗!」
另一名粉絲坦言因《翡翠山》開始關注新加坡劇,認為新加坡劇很有溫度和人文關懷,會關注一些社會問題,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很有意義。
八九十年代 新加坡劇曾在中國紅極一時
自1984年播出《霧鎖南洋》開始,新加坡電視劇一步步走向國外市場,這一時期,在中國電視螢屏上可謂紅極一時,在中國反響比較大的有《人在旅途》《調色板》《出人頭地》《法網情天》等。
從1994到1999年期間,中國引進約22部新加坡劇,包括《新上海假期》《都是夜歸人》《神鵰俠侶》等。
對於「新一代」新加坡劇再次吸引觀眾追看一事,前資深編劇蘇春興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翡翠山》之所以引起關注,我覺得是受之前《小娘惹》的影響,再加上非常具有南洋風情色彩。」
不過蘇春興也直言,中國今日的製作水準已經是全亞洲之冠,新加坡製作已經遠遠落在後頭,偶爾有些不錯的作品,但想回到90年代的風潮已經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