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青年4年前患罕病昏迷47天,甦醒後不但失憶,還時常情緒不穩定發脾氣,與父親在碧山民眾俱樂部當義工後,學習如何為人處事和應付壓力,如今還得以返回大學繼續求學。
連炳坤(61歲,自由業者)受訪時說,兒子連澤丞(28歲) 2020年在大學宿舍失去意識,送到醫院後被確診器質性大腦綜合徵,後來還陷入昏迷狀態。
他透露,兒子還出現癲癇持續狀態併發症,情況極度不樂觀。

連炳坤(左)與兒子連澤丞。
「兒子昏迷時真的非常難熬,醫生還說即使醒來,智力也可能受影響,所幸兒子47天後甦醒,智力沒受影響,當時就覺得是個奇蹟。」
不過,甦醒後的連澤丞不僅失去部分記憶,還無法控制情緒,時常發脾氣,砸壞家裡的物品,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
「他在醫院住了超過3個月,然後接受了為期兩年半的治療,但對聲音和光線很敏感,溝通和理解能力也非常差。」
連炳坤說,心理治療師建議兒子做義工,有助於融入社會,因此他從去年開始帶著兒子在碧山民眾俱樂部開始進行各種志願者工作,包括加入「食品救援」,為有需要的人派發食品。兩父子也打理俱樂部的空中花園,讓兒子通過園藝減少壓力與焦慮。
他指出,兒子做義工的過程中有機會和不同人接觸,從中學習如何為人處事,也培養了同理心。
「兒子之前的溝通能力非常差,現在他可以參與小組討論。雖然在人群中仍然會感到害怕,但他已經能更好地應對壓力。」
連炳坤欣慰地說,兒子如今情況逐漸改善,還可以重返校園,繼續修讀未完成的政治學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