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即將實施一項新的強制性能源改進位度,旨在推動建築環境的脫碳進程。根據國家發展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法案二讀時的表述,該制度被視為加速新加坡建築環境脫碳的「重要且必要」舉措,這一制度將針對目前不受最低能源標準限制的高能耗建築,預計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實施。
圖源:CNA
新制度將主要影響四種類型的能源密集型建築,包括商業建築、醫療保健設施、機構建築以及體育和娛樂中心。這些建築的總建築面積需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新加坡建設局(BCA)指出,較小的建築物由於能耗較低,將不會受到新制度的約束,以減輕監管負擔和合規成本。
不到100座能源密集型建築將被整改
建築物的能源使用強度(EUI)是衡量其能源效率的關鍵指標。如果建築物的EUI連續三年超過規定的閾值,且在其建築子類型中排名前25%,則被視為能源密集型建築物。BCA估計,實施後,大約只有不到100座能源密集型建築將受到新制度的約束。
圖源:CNA
這些被確定的建築物的業主將必須指定一名合格的專業人員進行能源審計,並制定整改措施,改善工程的範圍可能從簡單的低成本工作,如更換故障部件和傳感器,到更廣泛的改造工作,如更換建築物的製冷系統。建築物業主必須在收到審計通知後的一年內向BCA提交審計報告,並在提交審計報告後的三年內實施能源效率改進計劃。
沈穎強調,建築物約占新加坡碳排放量的20%,占用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在綠色建築環境領域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目前,BCA要求新建築和正在進行重大改造工程或重大能源使用變化的現有建築達到最低能源標準。例如,所有新建築的能源效率必須比2005年的水平高50%,而正在進行重大改造的現有工廠也必須提高40%的能源效率。
現有建築物的業主如果不進行此類工程,就不需要提高其建築物的能源性能。這些建築物可能沒有考慮到可持續性,或者可能無法有效地運營或維護,通常會導致大量能源浪費和不必要的排放。
新制度鼓勵從業者申請補助金
新制度將幫助政府實現新加坡綠色建築總體規划下的目標之一——到2030年實現新加坡80%的建築綠化。截至7月,已有近60%的建築物被「綠化」。
在國會議員(MP)的討論中,雖然支持該法案,但提出了關於新強制性能源改進位度的標準以及可能增加建築業主成本的問題。提名國會議員Mark Lee詢問了建築物的EUI評估是否將包括高能耗運營,如製造和數據中心,並建議電動汽車充電站應被排除在EUI計算之外。
圖源:FACEBOOK
沈穎回應稱,即將出台的制度目前不包括工業用途的建築,如製造設施和獨立數據中心,但四種類型的建築物中的高能耗用途,如數據中心運營和實驗室,將根據空間分布按比例分配EUI閾值。至於電動汽車充電站,由於是新生事物,需要更多數據來了解其對建築物能源消耗的影響。
建築業主可以通過既有建築綠色標誌激勵計劃2.0來獲得改造工程的補助金。沈穎指出,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具有強烈的商業理由,例如通濟大廈的改造工程使能源使用量下降了40%,並在六年內回收了投資成本。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強制性能源改進位度是一項重要的舉措,旨在推動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為建築業主提供了經濟上的激勵和長期的成本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