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堪比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為青少年舉辦的機器人大賽,這個星期六在新加坡登場,超過190個國家的隊伍參加這場前所未有的盛會,每支參賽隊伍必須根據遊戲主題,設計和建造一個「協助解決全球面對的緊迫課題」的機器人。

圖源:雅虎
01 今年的機器人大賽有什麼特別之處?
今年的機器人大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有超過190個國家的隊伍參加,涵蓋了所有的大洲和地區,這些隊伍都經過了各自國家或地區的選拔賽,獲得了參加全球總決賽的資格。全球總決賽將於本周六在本地舉行,預計有數千名的觀眾到場觀看。
今年的機器人大賽的主題是「能源衝擊」,要求參賽隊伍探索和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汲取和使用的問題,比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參賽隊伍要研究和開發各自的解決方案,以幫助改善能源的效率和可持續性,同時考慮到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各支參賽隊伍已開始準備,每個團隊都會收到一套可用來製造機器人的標準零件配套,參賽隊伍的機器人也要能夠在比賽場地上,執行一些與能源相關的任務,比如收集和分配能源單元、激活和關閉能源開關、平衡和優化能源網格等。
02 什麼是機器人大賽?
機器人大賽是一個由FIRST(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組織的國際性的教育項目,旨在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的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提高他們的自信和領導力。
機器人大賽分為四個不同的級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從6歲到18歲。每個級別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和主題,每年都會更新。
每支參賽隊伍必須根據遊戲主題,設計和建造一個機器人,使用一套可用來製造機器人的標準零件配套,以及一些自己選擇的材料和部件。參賽隊伍還要編寫一個工程手冊,記錄他們的設計過程和決策,以及一個展示板,介紹他們的團隊和項目。

圖源:雅虎
機器人大賽的比賽分為兩個部分:機器人比賽和項目展示。在機器人比賽中,參賽隊伍的機器人要在一個特定的場地上,完成一些預先設定的任務,比如移動物體、觸發開關、攀爬障礙等。每個任務都有一定的分值,完成得越快越好。
在項目展示中,參賽隊伍要向評委和觀眾介紹他們的機器人和項目,解釋他們的設計思路和創新點,以及他們的研究和調查結果。評委會根據參賽隊伍的表現,給予他們不同的獎項,比如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新獎、最佳團隊合作獎等。
03 新加坡的代表隊是誰?
新加坡的代表隊是來自英華學校的團隊,由五位年輕人組成,他們是:陳嘉琪、李宇軒、王思遠、張曉雨和周梓涵。他們的團隊名字是「能源之星」,他們的機器人名字是「星辰」。
他們大約兩個月前拿到了他們的標準零件包,開始了他們的設計和製作過程。他們的機器人是一個四輪驅動的車型機器人,配備了多個傳感器和執行器,可以靈活地在場地上移動和操作。他們的機器人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就是可以通過無線充電的方式,給其他機器人或設備充電,增加他們的能源效率。
他們的項目是關於如何利用太陽能來為農村地區的學校提供電力和熱水的解決方案,他們調查了我國的農村地區的能源狀況,發現很多地方缺乏穩定和充足的電力供應,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他們設計了一個太陽能集熱器,可以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然後通過一個熱交換器,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和熱水。他們還製作了一個模型,展示了他們的方案的原理和效果。
他們的團隊合作非常出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職責,同時也互相幫助和學習,他們的指導老師是英華學校的物理老師林老師,他給了他們很多的建議和支持,讓他們能夠順利地完成他們的機器人和項目。

圖源:雅虎
機器人大賽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和有趣的活動,讓青少年能夠接觸和學習STEM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團隊精神。除了競賽之外,各團隊還將負責研究和開發各自的解決方案,以幫助改善可再生能源的汲取,目的是幫助學生成為新興領域的專家,為他們上大學、實習和未來就業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