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 日是新學年的開始,莘莘學子又回到校園。而對於嘉諾撒天主教小學(Canossa Catholic Primary School)來說更是特別的一天:
因為學校從女校改為男女混合學校,
迎來了首批男學生!

這群男學生是嘉諾撒天主教小學的首批男學生。學校開始招生男生是一些家長樂於見到的。
「 我的大女兒今年就讀小三 ,有這樣的便利 , 能送兩個孩子到同一所小學 ,是家長的願望……
新加坡教育部早前宣布將在2019年合併阿裕尼一帶的柏盛小學(MacPherson Primary School)與四德小學(Cedar Primary School)。
這影響了居住在麥波申-阿裕尼(MacPherson-Aljunied)一帶的家長和他們家中的男孩子,同時,這一帶也將建造新的居民區,包括比達達利新鎮。
!. 因此,嘉諾撒天主教小學改為男女合學校可以滿足社區的需求。

(圖片來源:Google Map)
這並不是新加坡第一次有教會學校從男校或是女校改為男女合校!
其他經歷類似轉變的學校還包括曾經是女校的海星天主教中學(Hai Sing Catholic School),以及曾經是男校的德喇撒學校(De La Salle School)和聖安東尼小學(St Anthony’s Primary)。
「 而為迎接男學生的到來,學校做了一些設施的改變,未來校方還將調整課外活動……
嘉諾撒天主教小學校長謝露明說:「由於女童軍只限女學生 ,學校將在男學生到了小二後,才推行男童軍這個課外活動 。」
蕭麗芳修女說:「例如女學生會給予彼此擁抱, 但我們教育她們現在是男女同校,問候彼此的方式可以改為,舉手擊掌或是拍拍背。」
而由嘉諾撒管理的嘉諾撒學校(Canossian School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以及兩家學前教育中心一直都是男女合校,因此嘉諾撒天主教小學成為男女合校也是「自然發展」。
學校今年一共招收了120名新學生,比往年多了一倍,而其中40%是男學生。
! 需要提醒的是:
在成為男女合學校後,仍然只有女生在小六會考後,在選擇中學時選定附屬的聖安東尼女校為第一選擇,才能享有優先入學的特權。
「 近些年來,很多的學生都去新加坡就讀中學。因為新加坡的教學質量高超,人文環境很好。
新加坡中學有私立和公立之分,也有教會學校。在中國是沒有教會學校的,那麼新加坡的教會學校好不好呢?
教會學校作為一類具有悠久歷史的學校類型,在保持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一路走來,坎坷曲折。如今全球都遍布著他們的身影,為世界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新加坡,教會學校的教育非常接近傳統的西式教育,配合多年的發展,與亞洲文化的融合,學生將會受到最多元化的前研教育與品德培養。
!. 選擇教會學校就讀,在獲得西式多元教育的同時,也為將來留學歐美打下文化基礎。
新加坡教會學校在整個教學體制上與政府公立學校一致,並在教學質量上甚至趕超公立學校。學生不但擁有多樣的升學機會,同時低齡孩子的媽媽也可以申請陪讀,這給很多低齡留學生開通了便利條件。
! 教會學校的優勢:
1.首先是傳統,因為教會學校都是老學校,歷史悠久。
2.其次是資金。因為有教會的幫助,這些學校全都財力雄厚,無論是教學的軟硬體,還是各種活動的組織,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錢。
3.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初中和高中,這些中學排名也都不錯。而本校學生升入自己所屬的上一級學校都有優惠分數,這一點相當誘人。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他們大部分都是單一性別學校——男校或女校。
新加坡教會學校推薦 /
聖法蘭西斯衛理中學

學全稱為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St. Francis Methodist School),它是在新加坡教育部註冊的教會學校之一。
新加坡聖法蘭西斯學院提供新加坡普通四年制初中及兩年制高中課程,為學生準備考取新加坡――英國劍橋大學「O」水準教育證書或英國倫敦大學(在英國排名第三)普通「O」水準教育證書課程。
「O LEVEL」的考試定於每年六月到十月舉行,外國學生也同樣可以參加。學生通過該途徑進入新加坡公立理工學院。
新加坡基督教青年會學院

新加坡基督教青年會學院(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YMCA)始建於1913年,具有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融合多種族、多文化以及擁有國際課程的先鋒學校。
學校可以容納超過1200個學生就讀。同時,學校圖書館和食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享受美味的食物。學校的一大特點是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學習,絕不止在教室里。
學校為學生組織學生旅行團,讓學生們可以通過參觀歷史景點,藝術博物館,以及自然風景區,去接受課堂以外的知識,獲取生活以及人生歷史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