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
Grab這隻東南亞「小巨獸」又有新動作了——與眾安保險(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東南亞保險產品分銷的數字平台。
消息一出,眾安在線昨日港股逆市上揚,盤中一度攀升至26.6港元,上漲超過2.6%,最終以26.4港元報收。
合作共贏的成效,立即通過敏感的股市反應出來。
眾安保險瞄準的是東南亞這塊新興熱土,而Grab看中的則是可以進軍在線保險領域。各取所需,雙方也自然樂見其成。
據悉,新的在線保險銷售平台將通過Grab應用app提供一系列低價保險產品,2019年上半年首推新加坡市場,隨後再推向東南亞其他市場。

短短几年時間,Grab這個東南亞本土孕育出的網際網路先鋒,已經從共享出行領域漸漸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
從與國際巨頭Uber正面交鋒開始,Grab就日漸強盛,一邊積極推進本土化策略,一邊加快融資步伐。
結局,有目共睹。Grab成為了東南亞最大的出行平台,至少現在它仍保持區域內的壟斷性優勢。
坐穩東南亞出行老大的位置之後,Grab並不滿足於只做交通,在各類餐飲、快遞、金融等領域,也頻頻出招,怒刷存在感。
接手Uber的地盤以後,Grab著手整合UberEats,開啟送餐服務,繼而發展出包裹寄送業務,做起了快遞,這一切看似發揮得順理成章。
而去年3月,才宣布進軍支付領域,不到半年,Grabpay已經占據了東南亞移動支付的領導地位,這樣速度就有點驚擾還在奮力研發無現金支付APP的東南亞銀行界了。
如今,Grab又高調進軍保險領域,雖然只是發揮專長,主打在線保險產品,但以Grab過去的速度和戰績,足以讓行業顫抖。

Grab這條鲶魚(或者是錦鯉也說不定呢)能否攪動東南亞保險業的一潭深水,很多人拭目以待。
對於Grab聯合眾安開啟東南亞保險產品在線分銷業務,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多位學者也給出不同的觀點和評價。
國大商學院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主任盧耀群認為,Grab與眾安保險的合作可以說是一次新興的戰略舉措。對Grab來說,為其上游的服務商提供保險產品,從效率角度看,這是有道理的。
教授簡介

盧耀群 | Lawrence LOH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CGIO)主任
研究領域:公司治理、科技政策、戰略管理等
「Grab積極利用自身平台優勢,實現新產品的市場的多樣化。這類合作是破局者的遊戲開篇,也就是說,在模糊的邊界之間,它可以讓出行用戶與更多在線產品之間連接起來。」盧耀群說。
不過,國大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楚軍紅認為,「從目前的合作來看,Grab還只是保險產品的分銷商,而不是承銷商,所以對保險業的衝擊應該有限,有可能會讓競爭加劇一些。」

楚軍紅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營銷分析與決策碩士課程學術主任
研究領域:管理渠道、電子商務、網絡效應、零售競爭等
教授簡介
楚軍紅說,Grab的探索其實與它的很多中國同行拓展業務的方式類似,就是嘗試多種渠道創收。這樣做也可以看出,Grab要單從出行服務獲得利潤,來維持增長,難度很大。
國大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Nitin Pangarkar則對Grab-眾安的創新合作表達審慎的樂觀。「當然,可以看到雙方的合作對他們的核心業務相關產品都具有戰略意義,不過,未來他們能否在更廣泛的保險產品分銷領域取得成功,還不太確定。」
教授簡介

Nitin Pangarkar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MBA及NUS-HEC MBA雙學位課程學術主任
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
研究領域:戰略夥伴、新興工業經濟體的企業國際化戰略、高效企業
「雖然東南亞市場很大,但保險競爭也很激烈,Grab的確可以為這個領域注入一些獨特的價值。」Nitin還提到,除了眾安保險,Grab還可能把其他在線保險產品供應商帶入局,建立的新的合作。
與很多在東南亞水土不服的國際巨頭相比,Grab實在具有得天獨厚的本土優勢。
但凡它涉足的領域,所向披靡。Grab也清楚自己能「一路躺贏」,優勢就在於深耕東南亞市場和用戶。
截至目前,Grab披露用戶數已經超過1.25億。
雖然在外界看來,Grab極速擴張的勢頭有點冒進,但真的就是那句話——野心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
現在,大家看到的Grab還只是打通了網約車、餐飲、快遞、支付和保險;接下來,還有旅遊、醫療、健康……
東南亞,Grab無處不在。
文:王彤
*文章內容及引述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官方機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