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大寶寶也被感染,接待了旅行團的永泰中藥行一名女職員六個月大的兒子成了本地至今最小的確診病患,醫生說:小孩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
《聯合晚報》報道,男嬰目前在竹腳婦幼醫院隔離治療,他母親則在中央醫院接受治療。
衛生部今早(2月6日)答覆媒體詢問時透露,這名確診嬰兒入院之前一直都在家照看,沒有在任何嬰兒看護中心待過。

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醫生曾凌空查看新生患兒。(網際網路)
與此同時,中國武漢昨日也確診一名出生僅30小時的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據中國媒體報道,那名新生兒生命體徵穩定,尚無發熱、咳嗽,但有呼吸急促症狀,胸片有肺部感染表現,肝功能稍有異常。
這個新生兒是目前確診的最小患者,專家稱這意味可能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途徑。
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今早接受晚報訪問時說,大陸昨日傳出的這起病例若真為母嬰垂直感染就真的該引起各方重視。
他說:「這是我首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非典期間我們也接生很多嬰兒但沒遇過這樣的病例。不過因為相關信息還了解不多,現在還很難解釋母嬰傳播是如何產生的。」
醫生:小孩感染或更快康復
他指出,小孩的免疫系統和成人不同,若沒有症狀,發出的病情更輕微很正常。他說:「像骨痛熱症、水痘和麻疹,小孩子的病情一般都更輕微,可以更快康復。所以如果小孩感染新冠病毒,他們也可能康復更快,面臨的風險沒那麼高。小時候感染,長大後也對病毒有抵抗力。」
至於母嬰為何需要分開治療,梁浩楠說:「其他醫院沒有專門醫治小孩的設備,送去竹腳婦幼醫院可以為嬰兒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他提示孕婦近期應避免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若出門要戴上口罩做足防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