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女郎申訴,六旬阿姨年初三邀親戚來家中吃晚餐,買來的斗鯧魚竟藏有6粒半個子彈大小的鉛塊,質疑魚商「增重」賣貴魚。
劉小姐(32歲,文員)告訴《新明日報》,68歲阿姨在新年前幾天到牛車水大廈的濕巴剎採購海鮮,打算過年時下廚招待親戚。
「阿姨年初三邀請我們一家和一些親戚上門做客,豈料大家差不多要把一盤清蒸斗鯧魚吃完時,在吃魚頭的舅舅突然大叫一聲,我們才得知,他連續在魚頭內,發現兩粒生鏽橢圓型鉛塊,約半個子彈大小。」

劉女士一家團聚用餐時,吃的魚里發現6粒橢圓型小鉛塊。

劉小姐出示的小鉛塊已生鏽。
她之後還得知表妹早前在幫忙洗魚時,已經從魚肚和魚鰓內發現四粒鉛塊。
由於曾聽聞大馬當地有無良魚商會在魚內放入小鐵塊「增重」,藉此賣得更貴,甚至罔顧公眾的食用安全,因此懷疑會否是供應商或魚販做出這樣的行為。
她說,一家人原本開心團聚用餐,沒想到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都覺得反胃,好心情都被破壞了。
「我當然也不會再到牛車水大廈的濕巴剎採購海鮮。」
一名攤販受訪時透露,魚內裝鉛塊並不罕見,其實向來都存有這樣的現象,不過同行間沒人會公開此事。
「我知道有些同行會專門往好的魚放入鉛塊。」
他指出,如果每條魚都放點鉛塊,20條魚的重量可能就變成22條魚,間中的重量差距可以讓魚販賺取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