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 to C」(Copy to China)的大環境下,仿冒者不但「抄」 ,還「 超」 。所以原創者要懂得「反抄」,才能出奇制勝。
昨天(15日)第20屆中小企業大會的第一個論壇,以「在挑戰中逆風而行:企業定位與優勢」為主題。新加坡報業控股副執行長陳康威、優客工場(Ucommune)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馬可波羅海業總裁李雲峰和奶瓶品牌hegen創辦人兼董事經理曾毓文,分享了他們如何通過明確定位,創造優勢和突破困境,為企業創造無限商機。
hegen方形奶瓶進軍中國後難免遇上仿冒者,現場觀眾問曾毓文如何應對。
主持人立傑律師事務所公司和非訟業務部區域主任謝錦發也舉一反三補充道:「現在的『C to C』指的不是『Consumer to Consumer』(客戶對客戶),而是『Copy to China』(抄到中國)。他們不但抄,還超越。」
曾毓文答道,產品被抄襲證明有價值,不被抄反而要擔心。雖然公司已在35個國際市場為專利、商標和設計多重註冊,但難免遇上仿冒者。她說:「最近我們在一個『B to B』(商業對商業)的商展上遇到好幾個類似的產品,而且很有創意。我很佩服他們可以想出這樣的點子,我就抄回它的啊,要感謝它給我靈感。」
在中國經營共享辦公服務的毛大慶,對如何善用當地經濟狀況有獨特見解。他表示,目前房地產剩餘,在共享經濟浪潮推動下,加上科技的支撐,聯合辦公市場得以快速發展。
「共享辦公室為大企業提供更靈活的辦公選擇模式。小企業則可獲得一站式辦公解決方案,特別是成本會比原來的傳統辦公室節約30%左右。未來,增值服務會成為共享辦公室重要的成長來源。我們利用技術把入駐公司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眾服平台,共享資源,讓企業在辦公室相互學習和成長。」
毛大慶在新加坡求學和工作,因此在制定海外擴張計劃時選擇了新加坡,準備把這裡當作東南亞基地和總部。他希望通過這個平台介紹更多新加坡和中國企業交朋友,讓他們獲得更多和更好的發展資源。
出身印度尼西亞的馬可波羅海業總裁李雲峰也在新加坡求學,之後回到本地發展。2014年油價狂瀉令公司深陷困境,但他不願意接受司法管理。他說:「在新加坡,接受司法管理就等於慢性清盤。我選擇了最難走的債務重組。」
面對債主、銀行、官司、員工等多方壓力,讓他深深感受到四面楚歌。李雲峰最終找到投資方,協助公司渡過債務危機。
「投資方投資的不只是公司,還有公司背後的人。我覺得做人非常重要,先學會做人才去做其他的事。從這一段經歷,我想說的是,只要不放棄,我相信什麼路都可以走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