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領導人本周將和東南亞國家首腦一道在新加坡舉行會議,再度呼籲採取多邊主義,並就解決從緬甸羅興亞危機到南海緊張局勢的一系列地區衝突發出新的承諾。

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地區大國將利用這個機會尋求各國對多邊貿易體系的支持,但令人矚目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缺席這場亞洲峰會,這令人懷疑他對旨在遏制中國崛起的一項地區性戰略的承諾。
美國副總統彭斯將代表特朗普參加會議,中國總理李克強、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料將和東南亞國協(ASEAN;東協)的各國領導人一起出席。
李克強料將爭取各國對目前正在磋商的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支持。這項自由貿易協定將占全球年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
該協定包含16個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日本與韓國,但沒有美國。
特朗普要求貿易協議應該公平、可實行並且基於互惠原則。他與韓國重新協商了雙邊協議、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協商三方貿易協定,還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美國還與中國開打貿易戰,從而削弱了全球市場。
中國正在力推RCEP,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周四對記者表示,中方期待今年的系列會議聚焦東亞,聚焦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維護國際規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地區和平、發展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不過,李克強預計將在新加坡呼籲中美兩國合作解決貿易爭端,重申中國領導人上周作出的開放市場與降低關稅的承諾。
目前還不清楚,李克強和彭斯是否會在新加坡會議的間隙進行單獨的會談。那將會是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預定峰會前的前奏。
兩人若單獨碰面,將是繼中美在華府展開的外交安全對話後,雙方再一次的高階會談。

許多出席新加坡會議的領導人,下周末也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碰面。
東協(ASEAN)周二將舉行自己的峰會,之後才由其他領導人加入會議。
在會議中,東協和中國將力圖在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上取得進展。
但此次不太可能宣布達成什麼協議。
另外東協成員國可能宣布,順利與俄羅斯和美國就網絡安全合作達成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