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顯示
如果兒童誤食了玩具或其他異物
超過80%的異物會在兩周內
通過排便從體內排出
無需進行手術或其他取出方法

兒童誤食異物及其併發症是兒童急診就診的常見原因,可能危及生命。兒童最常誤食的異物包括硬幣、圓滾滾的珠子、魚骨、紐扣電池等物體。大多數被吞下的異物可能順利通過胃腸道後排出,但部分異物因體積太大而滯留、阻塞消化道,後者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
研究中的醫生表示,如果孩子發出尖銳的聲音或無法發聲,那可能意味著異物已經進入氣管。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可以給孩子喝一些溫水。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地喝下去,那可能意味著異物已經被吞進胃裡。
在非緊急情況下,由於不需要使用麻醉藥或進行手術,這種方式是最自然和安全的。每個月會有兩到三名因為誤吞這些物品而求醫的患者。如果孩子出現任何不適或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
進入胃的異物有90%會通過腸胃蠕動自然地排出體外,尤其是形狀規則的物品,比如常見被幼童誤食的圓形硬幣。一些高風險物品如電池,如果卡在消化道中可能會引起灼傷,因此在其進入小腸等較深部位之前,應儘可能使用內窺鏡取出。
早前曾有新加坡9歲女童狂吐數天 送院後發現腸道藏有14顆綠色磁力珠 且部分腸道已被嚴重磨損 兩段腸道磨損被切除


小孩子特別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什麼都要放進嘴巴里「嘗嘗」,從而很容易把這些小東西吸入口腔,嚴重的會導致孩子窒息死亡。所以,對於還不能精準判斷某些東西是否能吃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遠離這些微型玩具。
驚呆了,這都是被孩子吞下過的!
這是某兒童醫院呼吸科近三年多從兒童體內取出的部分異物,紐扣電池、棗核、玩具配件、釘子、塑料棒、縫衣針、玻璃彈珠……








如若兒童出現不明原因的嘔吐、發熱、腹痛等情況,家長一定要警惕,儘早將孩子送來專業醫院進行檢查,排除威脅生命健康的安全隱患。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新聞網,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