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收集太陽能發電,亦可自我清潔,本地首個擁有綜合雨水收集系統的太陽能廠正式開幕。
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在大士灣巷(Tuas Bay Lane)和大士西通道(Tuas West Drive)各設立一個太陽能廠(solar farm)。裡頭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分別為16.1兆峰瓦(megawatt-peak,簡稱MWp)和1.5兆峰瓦。
這兩處太陽能廠共安裝3萬3580塊太陽能板,每年可產出約2萬2025兆瓦時(megawatt-hour,簡稱MWh)的電力,可為約4700個四房式組屋單位供電一年,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9000噸,相當於植樹約15萬株。
其中,位於大士灣巷的一號太陽能廠是本地首個擁有綜合雨水收集系統的太陽能廠,一年內可儲存雨水17萬立方米,相當於68個奧林匹克規格的游泳池。
這裡的太陽能板以6至10度的角度傾斜安裝,雨水流入太陽能板下方的水槽後,通過集水系統網絡彙集至一個地下儲水箱。這裡的水經過中和(neutralisation)處理、去除雜質及氣味後,可用於清潔太陽能板,或為太陽能板降溫。
太陽能廠基本無須工作人員駐點打理,但如果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監測發現某一塊太陽能板的性能比(performance ratio)低於80%,工作人員也可派遣機器人打掃太陽能板或清除太陽能板表面的鳥糞等異物。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昨早(5月6日)出席勝科工業大士太陽能廠剪彩儀式並致辭。劉燕玲指出,政府已率先加速部署屋頂太陽能解決方案,我國也不斷探索創新的方式,在可用的有限空間內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包括開發空地和開放水域。
「政府將繼續推動太陽能系統的採用,並與包括勝科工業在內的業者合作,以實現我國的太陽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