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訪問時說,為縮小收入或貧富差距,財力較強的人應繳更多稅,我國也繼續研究各類財富稅,包括資本利得稅、股息稅,以及直接對個人徵收凈財富稅。
公平和累進的稅制有助團結社會,以應對更加不確定和動盪的后冠病世界。
財力較強的人因此應繳更多稅,我國也繼續研究各類財富稅,包括資本利得稅、股息稅,以及直接對個人徵收凈財富稅(net wealth tax)。
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2月21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訪問時說,徵收這類財富稅的挑戰在於,財富和資金具高度流動性。「如果我們實施凈財富稅,但其他司法管轄區沒有相似稅務,財富很容易從新加坡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要評估個人財富也是非常複雜的工作。黃循財因此表示,我國雖不排除任何開源的選項,但必須務實。「這也是我們為何在預算案中,決定主要通過現行方式,即房地產稅和豪華車附加註冊費,來徵收財富稅。」
黃循財上周五發表2022財政年預算案聲明,宣布增加高收入群體的個人所得稅,以及對高檔住宅和豪華車徵收更多稅。
我國也在探討規定大型跨國企業補足稅款,確保它們繳付至少15%的最低實際稅率。
針對這會否降低新加坡的競爭力,黃循財強調,我國從來都不只是依靠優惠稅率來爭取投資。隨著全球邁向推行最低實際稅率,我國須加倍努力加強稅率之外的競爭力,包括基礎設施、勞動隊伍的能力,以及繼續加強整體商業環境,讓它更具吸引力和利於經商。
政府正在研究這些方方面面,確保新加坡仍是全球最好的經商地點之一。
黃循財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暴發以來的10多年裡,世界的不確定性增加、工資差距拉大,雇員對他們在職場的前景也更加焦慮。
我國已採取措施縮小收入不平等。下來五年,政府將投入近90億元,通過就業入息補助(Workfare)和漸進式薪金模式,確保低收入雇員的薪金增長速度依然快於薪金中位數。
今年的預算案著重進一步縮小收入或貧富差距,以更新和加強我國社會契約。黃循財說:「我們不反對人們生活得更好、賺得更多、積累財富。」
可是,政府希望每個人都各盡其責,繳納自己應繳的稅,而財力更大的人稅務方面的貢獻應更大。
黃循財說,進入后冠病的新時代,未來將更不確定、更動盪,我國也得面對更多顛覆性的干擾。政府此次的調整是要確保稅制是公平和累進的,有助社會團結在一起,迎向前方挑戰。
經濟增長面對下行風險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期一再指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如果衝突爆發,大宗商品、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可能飆升。
針對我國是否做好應急計劃,黃循財說,政府密切關注情況,如果情況惡化,將毫不猶豫地動用全部財政力量來保持經濟運行、助本地雇員保住工作,以及儘量減少任何長期的經濟創傷。
我國經濟預計能在2022年增長3%至5%。但黃循財說,烏克蘭緊張局勢與潛在衝突、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甚至是與冠病疫情相關的風險,都不能排除。因此,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風險都偏向下行。
展望未來,我國也在投資於新的能力,和實現經濟去碳化。
今年的預算案宣布將逐步調漲碳稅。黃循財說,儘管碳稅只落在約40家本地公司身上,但已涵蓋我國超過八成的碳排放。碳稅也會通過電費漲價等方式,滲透到經濟的其他部分。黃循財因此認為,我國碳稅制度是非常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