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下子出了好幾個新政策!
回想一下,3月可以說是新加坡的「新政月」。

從月初新加坡的國會辯論就很熱鬧的,各項新規定簡直是一波接一波~ 大到邊境政策、醫保社保,小到收包裹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很多已經開始實施,或將從4月1日開始,大家注意了!

1 本周起:人力部將逐漸增加外籍員工入境的申請人數
受影響人群:外籍員工和僱主
因為疫情的關係新加坡建築和裝修業非常缺人! 好多人家裡裝修都被迫延期,以前2,3個人乾的活現在只有一個人干。
建築業還需要超過1萬名員工,裝修業則還需要多6000個。
人力部宣布這個星期起將逐漸增加外籍員工入境的申請人數。

2 已生效:女傭現在可以去親戚家幫忙
受影響人群:外籍員工和僱主
因為最近新加坡家庭對女傭的需求增加,外籍女傭供應有點跟不上。
很多僱主都收到了人力部發出的郵件,一改之前的規定。
信中提到有意安排女傭去親戚家照料孩子或年長親屬的僱主,在取得女傭書面同意後,上人力部網站通報即可。
僱主在提交表格時候必須說明親戚和自己的關係,並提供親屬的詳細地址以及女傭前去工作的頻率,還得說明女傭會不會在親戚家過夜。

3 下月起:新馬兩地人有望跨境探親
受影響人群:新馬兩地有親屬者
最近新馬兩國外交部發表了聯合聲明,新馬兩國將儘快互認「疫苗護照」。
由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人民往來密切,很多人在兩地都有親屬,一些人有時也急需探望病重的家人。
和馬來西亞原則上達成協議,並希望從下個月起允許兩地人民在人道同情理由下跨境探望長輩或病危親屬。

4 已生效:可以申請提前打疫苗
受影響人群:公民和PR
隨著更多的疫苗運到新加坡,現在政府通融允許情況特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PR提前接種。
這些特殊情況包括:
因無法遠程學習或工作,而急需前往海外接受或完成正規教育或職業培訓,或到海外常駐工作;
有意前往海外探望或照顧病危的直系親屬,或因無法在本地接受所需治療而須到海外治病。

考慮到疫苗接種需要兩劑,中間還有間隔的時間, 新加坡衛生部建議有意申請提前接種的人,在出國前至少8周提出申請。
上網vaccine.gov.sg/appeal 填寫並提交申請表格。

(掃描二維碼進入網站)
5 5月1日起:EP、SP直系親屬也要申請工作準證
受影響人群:外籍員工親屬
今年5月1日起,直系親屬准證持有者(DP)要在新加坡工作,將必須申請相關工作證件,如就業准證(EP)、S准證(SP)或工作準證(WP)。
目前拿工作許可證的直系親屬證持有人,可以繼續工作到工作許可證到期為止。
但之後如果要繼續工作,得讓僱主幫忙申請工作準證。

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當局這一措施,意味著5月1號以後,DP可以申請工作許可證(LOC)的優勢也沒了......
就是不清楚,本地外籍員工申請工作準證不知道有沒有多一丟丟優勢?

來源:bloomberg
新加坡收緊外籍親屬的准證要求
6 已生效:購買電動車補貼加碼
受影響人群:購車者
不久前官方宣布新加坡銷售的全電動汽車在未來三年內,也就是從2021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均可享受電動汽車早期採用激勵計劃(EEAI)。
消費者可以獲得額外註冊費(ARF)45%的返還,目前該費用最高設定為2萬新幣。
隨後再次加碼,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間購買電動車的人,額外註冊費底限將調低至零元。

從2021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這兩年內,A1和A2範圍內的清潔汽車的車輛廢氣排放計劃(VES)延長折扣提高到25000新元和15000新元。
目前購買電動車,如特斯拉model3可以最多補貼4萬5000新幣。
到了2025年,新加坡計劃給宏茂橋、勿洛、蔡厝港、裕廊西、榜鵝、女皇鎮、三巴旺和登加這八個市鎮的所有HDB組屋停車場都安裝充電樁。
7 2022年7月起:退休年齡提高
受影響人群:新加坡公民和PR 新加坡政府從明年7月開始,會把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上調到63歲,重新僱傭年齡則從67歲調高到68歲。
老年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也會在明年1月1日起上調。
政府會推出一些過渡性公積金抵消計劃,承擔首年一半的增幅。

8 4月1日起:CPF人壽險和醫保有變化
受影響人群:有CPF的公民/PR 新加坡政府給所有CPF會員(公民、PR)提供的Dependants' Protection Scheme (DPS)「家屬保障計劃」,一種小額人壽保險。
4月1日起,現有21歲至59歲會員的保費,將從每年36元至260元,下降至每年18元至298元。

各年齡段保費變化 (圖源:seedly)
若會員一旦逝世、罹患絕症、永久或全面傷殘(Total Permanent Disability ),投保額將從目前4萬6000新幣增加至7萬新幣。
另外,許多保險公司通知,全額附加險(full riders)今年4月1日起續約的,保戶必須共同承擔醫藥費的至少5%。

9 2022年中旬起:住院津貼有變化
受影響人群:新加坡公民家庭
明年中旬起,新加坡將調整政府醫療補助框架。
新加坡人住院獲得多少政府津貼的依據,將從目前看【個人收入】改為看【家庭人均收入】。
住院及日間手術津貼,參照家庭人均收入發放!
C級病房和B2級病房的設施差別越來越小,所以將兩者合併,不再區分開來。

社區醫院的最低津貼從20%提高至30%,最高津貼提高到80%。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社區病患,可以享受到更高醫療津貼。

(椰子制表)

10 7月起:醫護人員漲工資
受影響人群:公共醫療保健領域醫護人員
在疫情中醫護人員付出很多~
今年7月起,新加坡衛生部將調高公共醫療保健領域醫護人員的底薪,漲幅在3%到14%之間,估計5萬6000多人將受惠。
公共醫療保健部門的護士的底薪將增加5%~14%。其他醫療人員,例如專職衛生人員、藥劑師、輔助護理人員、行政人員等,底薪將增加3%~7%。

*CNA報道:《公共醫療保健部門的護士薪金漲幅高達14%》
11 已生效:漸進性薪資
受影響人群:本地底薪收入者 新加坡的漸進式薪金模式在一些行業推行以來,已經惠及8萬5000名低薪員工。
所謂漸進性薪資是為了幫不同行業的低薪工人實現與他們的技能和生產率水平相符的可持續實際工資增長。
接下來新加坡決心把漸進性薪資推廣到食品服務和零售業(約8萬人受益),清潔、保安和園藝工人(約5.1萬人受益)。

12 2026年前:新加坡再多130公頃新公園
受影響人群:所有居住在新加坡的人
在三月初新加坡的國會辯論上,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計劃將在2026年之前,開闢總面積超過130公頃的新公園,以及重新發展大約170公頃的公園和花園。
到了2030年,本地將增添總面積達200公頃的新自然公園。
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譽永不倒~

13 今年底:Singpass將推出4種語言版本
受影響人群:Singpass的人
SingPass應用從推出以來,一直只有英文介面。
預計到了今年年底,SingPass應用程式和網站將推出四種官方語言版本:中文,英文,馬來語,泰米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