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於下周二發放新一輪的僱傭補貼。據悉,此次補貼金額總價值高達30億新元,預計將有超過200萬員工將從中受益。
補貼計劃的詳情
據了解,為協助企業應對冠病疫情衝擊,新加坡政府於去年2月推出僱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協助僱主緩解公司成本壓力。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於今年2月宣布延長這項計劃,為受疫情最大影響的領域追加提供多達六個月的薪金補貼。

新加坡航空及旅遊業將獲得50%補貼
據悉,這是新加坡政府推出該計劃以來第四次延長計劃,加上這一輪補貼,僱主至今共獲得245億新元的資助。
據了解,在這一輪活動中,每名本地員工薪金中的首4600新元可獲10%至50%不等的補貼,按行業領域而定。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航空、宇航和旅遊業將獲得50%補貼。餐飲業、零售業、文化藝術業、陸路交通以及海事與岸外業則可獲30%補貼。
一些領域的補貼額會遞減。例如,建築環境業僱主去年9月和10月發放的薪金將獲50%補貼,11月和12月的薪金補貼率則下調至30%。其餘領域則會獲10%補貼。
新加坡財政部與稅務局指出,考慮到經濟分階段重開,未獲批准恢復現場作業的公司,每個月可繼續獲得50%補貼,直至今年3月或獲准恢復作業為止,以較早者為準。
對僱傭補貼的建議
補貼直接發給員工
新加坡政府直接把薪資補貼發給老闆,然後要求老闆補充其餘的薪資,一起發放給員工,但是事與願違,很多老闆在疫情期間由於業務大受影響,有很多財務問題就會領取員工的薪資補貼當周轉資金用。
而身為員工,為了能夠保住工作,只好順從老闆的做法,實際上一些人無法拿到原來薪資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有員工呼籲新加坡政府考慮把薪資補貼的一半直接撥給員工,至少這樣會直接幫助到員工,減少員工和僱主之間的矛盾和糾紛,也讓員工真正感受到新加坡的用心良苦。
經營模式應做適當轉型
受到疫情的影響,新加坡需在經濟層面更是加快了各種結構性變革,經濟重組和企業轉型現在必須提速進行,才能在新形勢出現後跟上復甦步伐,甚至抓住新契機乘勢而上,這一方向性的認知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來的援助重點應放在提供企業和個人培訓援助上,不該透過無止盡的僱傭補貼維持企業營運。唯有掌握所須技能,適時推動轉型,國人和企業才能待經濟好轉時把握髮展機遇。
無止盡提供僱傭補貼非長遠之計。政府接下來可在逐步減少僱傭補貼的同時,考慮提升或增加培訓、轉型和提高生產力的援助。這能協助企業做好準備,待疫情結束後更好地拓展業務。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措施
除了僱傭補貼計劃,新加坡政府還積極採取了其他措施保障民眾的生活。
加薪補貼計劃
補貼計劃於2013年推出,旨在鼓勵企業轉型,與員工分享提高生產力的果實。原本為期三年的計劃在2015年和2018年兩度延長後,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又再次獲得延長。據悉,本月發放的補貼已是第八筆加薪補貼。
此外,為支持企業在疫情期間為本地員工加薪,新加坡政府把2019年和2020年的補貼比率提高五個百分點,分別達20%和15%;月薪頂限也從4000新元提高至5000新元,好讓更多人受惠。

符合條件的僱主無須提出申請,他們會在本月31日之前獲知津貼總額,津貼也會直接存入僱主通過企業版PayNow綁定或開通財路的銀行戶頭。據悉,僱主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才能獲得津貼:
一、2020年為月入不超過5000新元的新加坡籍員工每月加薪至少50新元,或者維持在2017年至2019年間給予員工的加薪,金額同樣須至少有50新元。
二、最遲在下個月14日繳清員工今年的全部公積金。
「新心相連」計劃
新加坡政府早前在「新心相連」就業(SGUnited Jobs)計劃下,新加坡公共部門將帶頭創造約1萬個長期與臨時新工作崗位,新加坡政府也將與商會合作,邀請私企加入這項計劃。提供培訓機會的僱主將共同承擔人力成本,一共資助8000個培訓崗位。
另外,新加坡在為國人開闢更多就業渠道的同時,也會繼續確保新加坡人獲得公平機會。
此外,新加坡的「公平考量框架」2014年9月開始實施,由於當時新加坡人對於一些高薪專業工作被外來人才「搶」掉不滿,由此政府出台政策,遏制僱主在招聘時對新加坡人的歧視,同時給予那些給新加坡人公平機會的僱主更多支持。
在新加坡為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的僱主,除非得到當局豁免,否則都須在新加坡全國職位庫刊登14天的廣告,以吸引本地求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