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很低,這也是一直煩擾著新加坡政府的點。
首要考量
政府在情人節發布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宣布提高嬰兒花紅現金獎勵,希望鼓勵本地夫婦多生育。
但其實對於受到受訪的年輕夫婦表示,金錢並不是他們生育的首要考量,而是如何在工作和育兒方面取得平衡。
受訪夫婦指出,公司必須有意願落實政府推出的非強制性措施,包括更靈活的工作安排和更多育兒假。他們也希望本地能有更多幼兒園和能照顧生病幼兒的設施,這將更有助於鼓勵全職工作的年輕夫婦生育。
政府的宣布不管有多好,公司如果無法落實,也會讓父母們感到壓力,而且這些措施反而會讓一些公司排斥聘請有家庭的年輕家長。

因為公司也需要運作,政府如果鼓勵公司給太多津貼或假期給家長們,公司可能不敢請女性,或者有家庭的男生可能都不敢請。
誰來照顧?
年輕家長們認為,本地缺少幼兒園也是增加他們育兒壓力的其中一個因素,因此希望政府能考慮興建更多幼兒園。有家長表示,他們等待幼兒園空缺的時間介於半年至兩年不等。
如果居家周邊有多幾間託兒所就會有比較多選擇,不用擔心不能找到靠近家裡的幼兒園,而要去到更遠。

孩子進了幼兒園之後,誰來照顧孩子的問題也未必就此解決。
孩子小自然會經常生病,但夫婦倆都有工作,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照顧,只好請假。
政府把六天無薪育兒假延長至12天,但因為是無薪的,有時候夫妻雙方要考慮到底該不該拿。
孩子上託兒所生病蠻多次的,也進出醫院好幾次,所以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幫忙照顧生病的幼兒,應該會對年輕夫妻很有幫助。
雖然財政預算案的宣布包括給予年輕父母更多花紅、獎勵、陪產假等等,可是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還是很小的一部分。

要鼓勵更多人生育除了政策上的改變,父親們也必須準備改變在家裡扮演的角色雖然越來越多的父親已經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幫忙家庭,可是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以媽媽為主。
所以,還是比較側重於要靠女性來支持整個撫養孩子、照顧家庭的責任。而且現在女性的工作壓力比較大,要照顧年幼孩子是蠻辛苦的。
父親產假
不少本地公司表示將會響應政府號召,為旗下的爸爸們提供長達四周的有薪陪產假,甚至認為可以為爸爸們做的更多,包括提供居家辦公和靈活工作安排的選項,讓員工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從明年1月起,包括自僱人士在內的在職父親享有的政府津貼陪產假將從兩個星期增加到四個星期。
這對人力資源管理而言,將是一大挑戰,職員可以在12個月內靈活使用這四個星期的陪產假,而且政府也會給予津貼,大多數中小企業應該可以接受。
也有公司建議,除了更多的陪產假外,公司也應該允許員工居家辦公或是採取靈活工作安排,而政府也應該鼓勵,甚至是獎勵公司這麼做。
一些大型企業已經提供超過政府目前規定的兩周陪產假。

例如,自2017年以來,保誠保險公司就為旗下員工提供三周的有薪陪產假。女性員工可享有的有薪產假也有24周,超過所規定的16周。公司將從明年起開始提供四周的有薪陪產假。
從長遠來看,這項措施將為企業增強招聘吸引力。
有個好的家庭環境,員工的效率會提高男性員工可以回去照顧孩子跟老婆培養感情,他們的心態會好,工作自然是事半功倍。經歷了兩年多的疫情,已讓公司「磨練」出靈活調動人手的能力,加上還有一年的時間去規劃,因此不會為公司的營運帶來太大的影響。
從長遠的角度,企業目前都想加強吸引員工,所以他們如果能夠把工作的流程還有他們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和制度做到可以很好地支持未來要做爸爸的員工,會加強他們的吸引力。
育兒輔導計劃
撫養孩子不易,如果是單身家庭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政府有意規定所有打算離婚、孩子未成年的夫婦必須加入強制育兒輔導計劃。他們接受輔導後才能申請離婚。
目前,只有在育兒和離婚事宜無法達成協議、孩子未成年的夫妻才需要加入強制育兒輔導計劃。

這是婦女憲章修正案擬議的新條例之一。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調查顯示,儘管夫婦達成共識,但只有38%的男女在離婚後,共同負起育兒責任。有鑒於此,當局認為,那些在離婚事宜上已達成協議的夫妻也應該接受輔導。
此外,婦女憲章修正案通過後,法官有權勸導孩子的祖父母或監護人參加輔導計劃,了解如何更妥善照顧父母離異的孩子。
在這同時,沒有遵守探視孩子安排的離異家長可能得接受調解、參加家庭支援計劃、賠償對方損失的金錢和時間、罰款等。
有些家長在經歷痛苦的離婚時,可能會利用孩子,結果讓孩子受到傷害。

當局希望通過修正案加強執法,並且為違反孩子探視權法律規定的家長,實施更嚴厲的懲罰。
在修正案下,當局有權要求違反探視安排的人接受調解、參加家長支援計劃,賠償對方付出的時間和金錢,甚至繳付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