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之後,在治理國家方面是越治越亂,以至於特朗普留下的這個爛攤子變得更爛。不過,在搞政治手段方面,拜登卻是麼蛾子層出不窮。之前開了個四方對話機制首腦面對面峰會,現在又搞出一個所謂的「世界民主峰會」,就是害怕別人不知他就是超級大國總統。

不過,拜登開的這個民主峰會,邀請的對象卻出現厚此薄彼的問題。因此,同是東協國家,現在是軍政府當政的泰國被邀請,而與美國關係不錯俄新加坡,就被「漏掉」。據環球網報道,日前在新加坡訪問的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里滕布林克,就「為何沒有邀請新加坡」的問題做出回應稱:「該峰會不是對各國的評判,漏掉某些國家也不是華盛頓對雙邊關係政策的判決」。
克里滕布林克擺明了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拜登搞得這個所謂「民主峰會」,打出的是「威權主義、打擊貪污、尊重人權」三大幌子,說白了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按照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說法就是:美國召開所謂的「領導人民主峰會」,就是基於冷戰思維,本質上是試圖將國際社會分割成敵我陣營。

毫無疑問,拜登費盡心思搞這個「民主峰會」,本身就是在給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劃分「你的」和「我的」界限。換句話說,能夠被邀請參會的,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政治體制,不管你如何侵犯人權,能夠受邀到華盛頓開會的,必然就是美國的「自己人」,否則就是「外人」。
東南亞的泰國和菲律賓都是受邀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雖說都是「民主國家」,但現在的泰國是通過軍事政變起家的軍政府在執政,而菲律賓的杜特爾特政府,則因為對國內毒品犯罪的血腥鎮壓,成為了西方政客和媒體口誅筆伐的主要目標,甚至還一度被三十多個所謂「民主國家」在人權理事會會議上聯名批評。

相比之下,新加坡雖說不屬於「民主國家」序列。但該國長期保持社會穩定以及良好的人權紀錄。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曾是美國在東南亞最好「親密夥伴」之一。雖說新加坡不承認是美國的「盟友」,但該國所提供給美國海空軍駐紮的基地,卻成為了美軍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主要軍事據點。而且,此前新加坡還是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傳話筒」,也算是曾為美國扛過槍賣過命的盟友。
既然拜登搞這個所謂「民主峰會」,是掛著「民主」的羊頭販賣冷戰思維的「狗肉」,那麼,就連泰國這樣「嚴重侵蝕民主和人權」的國家都可以邀請,李顯龍就更有資格列席此次峰會了。然而,新加坡最終還是被美國給「無意漏掉」。這等於說明一個事實,在美國的眼裡,新加坡已經被「判定」為「敵方」。

也難怪,新加坡近年來在東南亞、尤其是南海問題上,一直沒少讓美國鬧心。儘管李顯龍政府每次都強調:「美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存在的重要性」,但該國卻是東南亞地區中,反對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最賣力的國家,可以說沒有之一。
顯而易見,新加坡就是因為不再聽美國人的話,成為了東南亞地區中挑頭反對地區各國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的國家,在有意無意間對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造成損害。因此被拜登政府「判定」為外人,也就成了一種必然結果了。
即便如此,新加坡輿論對此似乎也表現出嗤之以鼻的姿態,有新加坡輿論直言:「還好,新加坡並非美國的同謀」。顯然,美國就是世界單邊主義的代表,其反民主、反科學以及侵犯人權的記錄劣跡斑斑,新加坡能夠沒有被美國視為「自己人」,實際上更像是因禍得福。

此外,新加坡在近幾年也一再聲明不是美國的盟友。尤其是在去年,新加坡國防部發表了一份罕見聲明,就有關美軍在新加坡的某些軍事存在做出澄清,指出有關新加坡是美國長期親密盟友的說法是錯誤的。強調新加坡不是美國的條約盟友。雖然新加坡允許美國軍艦和飛機使用一些軍事設施,但這不是對最近事態發展的反應,這是一項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長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