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聖升明徑學校開展了美食街計劃,學生可在特定時間段內售賣食物,擺攤現做現賣。
據悉,該計劃旨在提高學生參與感與發揮空間的同時,也為顧客提供更多餐飲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讓學生學以致用的計劃使聖升明徑學校獲頒新加坡教育部獎項,它是其中一個在今年「精益求精教育展」(ExCEL Fest)中展示的創新教學點子。
聖升明徑學校(Assumption Pathway School)是一所專科學校,錄取小六會考不及格的學生,為他們打好基礎,並提供工藝教育局技能證書課程,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
美食街計劃的詳情
據了解,美食街計劃於2016年推出,此前因受到疫情的影響被迫暫停。儘管面對冠病疫情的局限,新加坡聖升明徑學校還是致力為學生提供充實的學習機會。

聖升明徑學校的美食街計劃讓學生在餐廳旁擺攤售賣食物
對此,該校款待服務與烹飪部門的負責人表示,選修烹飪的學生在三年級時都會在學校餐廳接受在職培訓,並有機會到校外的餐飲場所實習。他說:
「
我們希望學生在升上四年級時,可以吸取一些料理準備工作以外的經驗,當時就有了美食街的概念,讓學生有更大的參與感,了解經營攤位所需的準備工作。
教師帶領學生討論他們想要售賣的食物。依學生的能力而定,教師可以靈活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為食物定價、構思攤位名稱、設計招牌和宣傳照等,讓學生學習不同技能。
據了解,每屆選修烹飪的學生約有20名,他們會在下半年的學期進行美食街計劃,一周一般會有兩天在午餐時段擺攤售賣食物。
除了教職員,培訓餐廳ART也開放給公眾用餐,顧客對美食街的反應良好。除了學烹飪的學生,選修款待服務的學生也在餐廳學習招待顧客。
據悉,美食街剛推出時,學習款待服務的學生會把美食攤的食物送到顧客面前。後來決定改而讓顧客到攤位領取食物,希望藉此讓「學生廚師」與顧客有更多交流,培養學生的信心。
疫情暴發後,培訓餐廳不能開放給一般公眾,少了客流量,美食街暫時停止運作。基於安全考量,校外實習也暫停。
不過,新加坡聖升明徑學校繼續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讓學生磨鍊廚藝並有展現能力的平台。
此外,居家學習對烹飪培訓造成一定局限。但新加坡聖升明徑學校藉助學生學習平台加強理論學習。疫情也推動教師探討如何有效地以線上學習資源教學,例如製作料理的示範視頻、探索遊戲教學法與虛擬實境技術。
新加坡的美食 搜索
新加坡由於其複雜的民族構成,有著堪稱獨特的多元文化,而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帶來的飲食習慣的碰撞,催生出一大批足以擊潰所有人味蕾的至臻美食。
在新加坡,如果你想品嘗真正的美味,恐怕要走進每一條街巷的深處仔細探尋,這種獨特的小攤文化,倒是與我們國家的許多地區相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新加坡不可錯過的美味。
01 肉骨茶
新加坡乃至東南亞華人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一道美味,傳說遠渡南洋的華人們在熬製藥材時偶然發現了這種美味,雖然說是「茶」,卻不會在湯料中加入茶葉,濃湯由各種中藥材熬制而成,與肉香混合,別有一番風味。

肉骨茶風靡東南亞,早期作為窮人飲食而存在,如今不論是高檔飯店酒樓還是街頭巷尾的小販處都有它的身影,而在新加坡,肉骨茶更是非常值得品嘗的特殊美味,根據湯料的配比不同,味道也鮮有雷同。
新加坡肉骨茶又被稱為「海南肉骨茶」,有胡椒味,藥材味很淡,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肉骨茶差異明顯,更容易被初次嘗試的人群接受。
02 海南雞飯
新加坡最知名的菜品之一!有一種說法是其流傳自我國海南省,隨移民潮流向東南亞各地,而新加坡海南雞飯也是公認最正宗的一支,在華人世界十分知名。

海南雞飯的做法並不複雜,正是白切雞輔以雞油澆飯,但處處有講究,雞肉香而不膩,鮮嫩軟滑,正宗的海南雞飯在「飯」的製作上也不含糊,不但會用雞油和作料慢蒸,還要保證水分適中、顆粒飽滿,可以說是細節滿滿了。
去新加坡一定要嘗嘗這道菜品,這也是最容易被海內外人士接受的南洋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