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於7月11日在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聯合投資者論壇上發布的報告調查顯示,約超過九成的新加坡企業看好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所帶來的機遇,但是企業在人才提供、跨境人流與貨物流動,以及投資流程方面仍面臨一定挑戰。

圖源:CNA
這份報告是基於對160個來自各個領域的新加坡企業所做的調查。調查發現,93%的受訪者認為柔佛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地點,其中50%的企業已在當地運營,這次調查的目的是收集企業的見解、反饋和建議,以加強經濟特區的發展,並為兩地的企業共創雙贏。
兩國仍在協商各種細節
今年1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共同發展柔新經濟特區,促進貨物和人員的流動,以及增強區域商業生態系統來支持投資。儘管受訪的新加坡企業對經濟特區興致勃勃,但近六成的受訪企業表示,在柔佛尋找科技和技術勞工面臨困難,在吸引新加坡人才到對岸也同樣面臨挑戰。

圖源:CNA
60%的企業將人手短缺歸咎於工作準證問題,58%的企業認為馬來西亞的勞動市場存在技術差距,而21%的企業表示薪金不匹配是其中因素。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彥在論壇上說,柔新經濟特區倡議肯定會面對一定挑戰,對接政策、簡化監管和促進跨境合作需要雙邊政府和私人業界的傾力合作,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情況,我們需要對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背景和目的進行深入了解。
企業落地特區會有較多難題
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是一個跨國經濟合作項目,旨在促進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州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一體化,通過加強貨物和人員的流動,以及提供有利的投資環境,經濟特區旨在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企業,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圖源:CNA
人才提供是一個關鍵問題,由於柔佛的勞動市場相對較小,且技術水平有限,新加坡企業可能會發現很難找到足夠的科技支持和技術勞工。
吸引新加坡人才到柔佛就業並不是十分便捷,因為馬來西亞的工作準證政策相對嚴格,而且薪資水平可能不如新加坡。
跨境人流與貨物流動也面臨著困難,儘管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礙。例如,通關程序繁瑣、運輸成本較高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成本。
投資流程的簡化同樣需要被重視,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官方必須提供一個簡單、透明和高效的投資流程。這包括簡化審批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總的來說,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是一個有潛力的項目,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通過解決人才提供、跨境人流與貨物流動,以及投資流程等問題,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特區的發展,為兩地的企業共創雙贏,這需要雙邊政府和私人業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實現經濟特區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