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員料今年更多商業和工業房產被拍賣

今年的商業環境頗具挑戰,市場觀察員預計,更多商業和工業房產會被拍賣。一些投資者正緊密留意,是否能拍到划算的商業單位,賺取租金和盈利。
布業大廈的這個999平方英尺的商業單位即可用作辦公室也能作為零售空間。黃育輝和他的搭檔三年前在公開市場以100萬元買下這個單位。像他這樣的投資者一貫會留意好的投資項目,這就包括拍賣會上的房產。它們一般因為業主面對經濟困境或是在公開市場許久無人問津而被拍賣。
房地產投資者黃育輝說,他們會根據項目本身情況而定,比如商業單位看人流量,單位面向哪裡,以及單位本身的使用情況。這是主要考慮的三方面。如果這三方面都不錯,不介意給個好價錢。但如果沒能全達標,可能會少給10%到15%。
隨業界人士預測,更多商業和工業單位將被拍賣,投資者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機會。
萊坊新加坡研究部主管鄭衛銘說,預期被拍賣的單位會來自各個領域,特別是商業和工業領域,2023年的緊縮商業環境可能給一些業者造成過大的挑戰,這可能導致他們在2024年處理掉一些資產,收回一些資金。
也有觀察員認為,隨住宅房地產價格不斷走高,一些業主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購房的業主今年也可能脫手單位套現。
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表示,去年進入拍賣會的房產共360個,差不多四分之三是零售、工業和辦公室空間。最終成功拍賣的房產占7%,為歷史新高,這其中超過一半是工業單位。萊坊也預計今年成功拍賣比例將上升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