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國民凝聚力更強 人口引進仍需摸著石頭過河

我國社會雖然越來越多元,但李顯龍總理認為,走過這20年,凝聚力應該是加強了。大環境時不時會把不同族群拉開,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總理也表示,新加坡還維繫著學習華語的環境與文化,相信第四代領導團隊也將繼續維持下去。

李總理:我國吸引外來人才方面難以取得平衡 必須一步步斟酌
李顯龍總理表示,我國在吸引外來人才方面很難取得平衡,政府必須仔細斟酌再做出決定,摸著石頭過河。 李總理在接受本地媒體的聯合訪問時,表示這點。
在過去20年里,國人的國民凝聚力更強了,但卻沒有因此而更能接受外來移民或人才。李顯龍總理坦言,人口引進的平衡很難做到,只能一步一步去斟酌,摸著石頭過河。
李總理在交接前接受華文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國在這20年里有不少成就,也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例如金融危機以及冠病疫情,凝聚力和認同感應該是加強了,但這不意味著國民凝聚力已經完全不是問題。
雖然國民凝聚力更強了,國人卻未必更能夠接受外來的移民或者人才。
「可能是很具體的問題,比如說基礎設施不夠、地鐵擁擠,或者周末很多外勞到某個地方(導致那裡)水泄不通,新加坡人擠不進去,或者新加坡人覺得怎麼這邊感覺好像不是新加坡了?」
李總理表示,具體問題可以用直接方式化解,例如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地鐵服務等等,但較難化解的是外地人與本地人之間的差異。
他說,外來移民或人才來到我國,必須入鄉隨俗,了解我國的社會風氣和文化習俗;而新加坡人則必須了解外來人才和移民都是必須的夥伴和朋友,容忍彼此之間的不同,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李總理指出,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吸引人才、移民或外勞,我國人口會收縮,社會和經濟將停滯不前。
他坦言,要取得平衡很難做到,政府只能根據每年的情況,斟酌每年可以引進多少人,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