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僱主違反安全管理措施被罰款
近期的工作場所相關感染群引關注,人力部透露,當局在過去三個半月檢查了5380個工作場所,共有42個僱主被罰款。
人力部發言人回復《8視界新聞》詢問時提供這項數據,並表示大多數公司都在阻斷措施解封后遵守安全管理措施。
本地近期出現三個涉及工作場所的2019冠狀病毒感染群。被問及是否會加強檢查,尤其是在農曆新年期間時,人力部發言人表示將會提高檢查的程度,並將繼續進行宣導。
人力部上個月也針對交通和倉儲行業進行安全管理措施執法行動,因為當局預料到這個行業在佳節期間會有更多活動。

近三分之二企業營收跌三成
調查顯示,受疫情衝擊,本地近三分之二的企業去年平均營收同比下跌約三成。雖然經濟環境不明朗,但將近七成的企業有信心未來一年能持續運作。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去年10月到11月向1000多家企業展開調查。結果發現,來自建築、零售、餐飲、旅遊和製造業的公司受到冠病疫情衝擊最大。
不過,有6%的受訪企業認為,疫情反而提振業務,這些領域包括物流交通、金融保險,以及資訊科技。大約三分之一的企業預計,經商環境今年將好轉,相較於上一輪的調查,只有8%那麼認為。大部分企業也指出,業務需要等到明年才會回到冠病前的水平。
近一半的企業也指出,疫情造成的旅遊限制和供應鏈中斷,促使他們縮減國際版圖。如今,只有73%的企業有海外業務,低於之前的80%。
調查發現,冠病造成需求上出現的不確定性,以及旅遊限制是企業經營業務時面對的難題。此外,人力成本和商業競爭對企業來說還是一大挑戰。
為了保持競爭力,企業加大科技投資,以加快數碼轉型的步伐,並更專注於員工培訓。與此同時,企業也確保有充足的資金來經營業務。
大部分企業認為,政府去年推出的一系列財務紓困措施緩衝疫情帶來的衝擊。他們希望僱傭補貼計劃、減免外籍勞工稅等措施可延長到今年底。
企業希望政府在下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能繼續提供緩解成本和現金流問題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