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圖曼(前排右)為亞依淡蘇麗雅博達納國中主持開幕,並駁斥入侵新加坡海域的說法。
(峇株巴轄12日訊)柔州州務大臣拿督鄂圖曼指出,日前(9日)登上大馬海事局MV Pedoman浮標船進行巡視,是為了探望在該船上工作的我國警官,並申明此舉沒有入侵新加坡海域。
他說,是在大馬警官和水警人員帶領下,登上船進行巡視工作,而官員都了解兩國法律,也不會做出入侵他國領域的行為,因此這證明他此次的巡視行動,並沒有入侵新加坡海域。
鄂圖曼昨日反駁有報導,新加坡當局指控他巡視行動是入侵新加坡海域的說法。
他澄清,此次巡視是為了探望在該浮標船上工作的警官,也是每2周一次的例行公事,並為他們提供一些必需品和糧食,作為對這些官員的支持,並無需多加交代,也無意挑起任何事端。
「首相敦馬哈迪也指出我國的船艦一直都停留在我國海域上,因此我認為我這次的巡視,並沒有入侵。」

鄂圖曼(後排左4)頒發上學用品及禮券給受惠的中小學生,後排左起莫哈末庫占、顏碧貞、阿米諾胡達及沙哈魯丁(右4)。
鄂圖曼昨日為亞依淡為蘇麗雅博達納國中開幕,以及主持在該校舉行的「重返校園」活動,他也在會上頒發500份上學用品和禮券給予受惠的各族中小學生。
此外,他說,柔佛有逾1700名村長,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所有人都滿意的村長人選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在數個單位的配合下,經過層層遴選程序,才會選出現有的人選。
他希望人民給予配合,並確保中選的村長都能真正服務到人民,若村長人選真的出現問題,相關單位就必須採取行動。
出席者包括柔州議會副議長顏碧貞、柔州宗教事務及教育委員會主席阿米諾胡達、柔州青年、體育及文化委員會主席莫哈末庫占及柔州教育局主任沙哈魯丁等。

新加坡海軍部隊巡海護衛艦正義號(RSS Justice,大圖右)密切留意停泊在新加坡港界範圍內的馬來西亞海事部船隻Pedoman號(左)。(新加坡警察部隊提供)
柔佛州務大臣鄂圖曼沙比安在貼文中稱馬國安全部隊與公務員是在「控制與捍衛馬國海域」,並向他們致謝。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前晚答覆新加坡媒體詢問時則證實,日前(9日)傍晚6時,新加坡大士一帶領海共出現五艘馬國政府船隻。海港局也透露,截至前晚6時,還有兩艘馬國政府船隻逗留在這片海域。
馬新兩國外交部長剛為航空與領海糾紛降溫,柔佛州務大臣被指又點起新的爭議之火,他不僅登上侵入新加坡海域的馬方浮標船,還高調在網上發貼文與照片。新加坡政治觀察家批評此舉具挑釁意味,也無益於進行中的雙邊磋商工作。

柔佛州務大臣鄂圖曼沙比安在一群人陪同下,登上Pedoman號。(新加坡警察部隊提供)
柔佛州務大臣鄂圖曼本月9日乘船,巡視停留在大士以西海域的浮標船Pedoman號,並隨後在面子書上發布一系列照片。
他在貼文中稱大馬安全部隊與公務員是在「控制與捍衛馬國海域」,並向他們致謝。隨行的還有柔佛州主管地方政府、科學及工藝的民主行動黨議員陳泓賓。
海港局透露,截至昨晚6時,還有兩艘馬國政府船隻逗留在這片海域。根據船舶追蹤情報網站Marine Traffic的衛星地圖,其中一艘是Pedoman號。
Pedoman號是在上周六(5日)駛入新加坡領海的,取代過去一個月停泊在這片海域的另一艘浮標船Polaris號。
新加坡研究馬來西亞政治的學者指出,鄂圖曼高調登船巡視主要是面向國內群眾撈取政治資本,學者也批評此舉為領海糾紛增添變數。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慕斯達法(Mustafa Izzuddin)說:「鄂圖曼這麼做不僅沒有必要,也為已經緊張的關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兩國部長已經會面,同意為局勢降溫,商討如何解決糾紛,此舉對磋商工作毫無幫助。」
新加坡政府指去年10月25日,大馬突然單方面擴大新山港口界限,新範圍侵犯新加坡領海,隨後更派遣船艇進入該海域,經新加坡多次警告仍無撤離之意。
大馬外交部長賽富丁星期二(8日)抵新同新加坡外長維文醫生舉行會談,經交涉就僵持數周的航空與領海糾紛達成初步安排。
領海方面,兩國同意成立一支高級別聯合工作小組,探討相關法律條文與降溫的具體操作事宜,為後續磋商鋪路。
馬新在航空問題上則是各讓一步。 大馬暫不把巴西古當上空列為永久飛行管制區,新加坡實里達機場則不啟用儀表降陸系統,暫時性措施為期一個月。
柔大臣鄂圖曼下周訪新
此外,據較早前的媒體報道,鄂圖曼沙比安與經濟事務部長阿茲敏計劃下周訪問新加坡,出席馬來西亞—新加坡依斯干達特區部長級聯合委員會,豈料鄂圖曼沙比安卻提早進入我國領海。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比維爾星(Bilveer Singh)受訪時說,馬國聯邦政府與新加坡啟動磋商在前,州政府官員登船巡視在後,緊張態勢不降反升,是進一步的挑釁行為。
他分析說,雖然地方政府行事向來在一定程度上可獨立於中央,但鄂圖曼登船不可能與聯邦政府沒有關係。
「鄂圖曼從國陣轉投馬國首相馬哈迪的土著團結黨,是馬哈迪在柔佛的主要將領,如此高調登船巡視,背後必然有聯邦政府的默許與支持……馬國政府這麼做等於是躲在州政府背後繼續生事,把領海糾紛搞得更複雜。」
比維爾星說,事關我國領海與主權和國際貿易航道,新加坡應以「最強烈的外交渠道提出抗議與譴責」,並定期對外說明最新進展,好讓國人和國際社會有所了解。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