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如果你符合下列條件,則被視為居民納稅人:
新加坡公民
在新定居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SPR);或者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
除此之外,一旦被視為非居民納稅人,稅率將不一樣。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適用不同的稅率。


居民納稅人
居民納稅人必須就其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納稅,包括薪水、花紅、董事費、佣金以及其他收益。由於受僱於新加坡企業而在新加坡收到的來源於新加坡境外的收入也必須依法納稅。但是,居民個人取得的海外收入無須納稅。
居民納稅人若是經營無限獨資企業或者合伙人企業, 也需要在個人的名下呈報,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合伙人之間需要明確每一個合伙人的利潤比例。
非居民納稅人 (網友常問區)


1. 非居民如果在新加坡工作少於60天,是不需要繳稅的。 (這就是各位網友常常發訊息給我們 Next Singapo 問的,我剛去上班,然後又離職了,會中稅嗎?) 在這邊你應該可以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2. 非居民如果在新加坡工作多於60天,少於183天。工作收入要15%的稅率,或者要按居民稅率納稅(可以扣除個人減免),按哪個高計算。其他收入按20%徵稅。
3. 非居民如果在上一年度工作多於60天,少於183天,先按15%稅率徵稅,如果下一年度工作加上上一年度大於183天,這兩年的工作收入都按居民稅率納稅,之前的15%會回扣回納稅人。
4. 個人參加培訓之類的課程費用,如果有通過公司報銷培訓,公司報銷給你,公司claim PIC,自己是不可以再次用這個培訓費用去扣除個人減免。
5. 個人所得稅稅率從2016年開始,最高稅率提升到22%。
6. 在職母親每個孩子最高扣稅達50,000, (收入x回扣率),但是上限只能扣到母親的全部工作收入。
7. 在新加坡獲得的其他收益,比如銀行存款利息,股票分紅,個人是不需要納稅。 (存款利息公司需要納稅)。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收入計算:應稅收入-個人減免,典型的應課稅入息計算如:個人總收入 – 開支和捐款 = 應稅稅收入 – 個人退稅 = 應納稅收入
新加坡實行累進稅率制。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0%之間。
以下收入不需要納稅:
新加坡居民個人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繳款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
納稅人在報稅時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去申請個人所得稅回扣。比如,課程費用估稅回扣,給予那些參加研討會、會議或課程,以提升個人能力或相關工作領域的技能、知識的受僱人士。
納稅人持有新加坡身份證,且納稅人本人或僱主在公積金最低存款額填補計劃下為退休帳戶進行了現金填補,納稅人可申請公積金填補估稅回扣。
在職母親第一個孩子享有的估稅回扣為母親總收入的15%,第二個孩子20%,第三個及以後的孩子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