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新加坡和中國雙方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簽署11份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將大幅提高雙方貿易便利化水平的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

那麼新中簽署的11份合作協定具體是些什麼呢?
1、新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協定書
新加坡貿工部指出,新中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對原來協定的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領域進行升級,還新增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和環境等三個領域。升級版的協定將在兩國核准議定書後生效。
2、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諒解備忘錄
新中雙方昨天也同意將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旗下的「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New International Land-Sea Trade Corridor)。
3、中新廣州知識城升級合作框架協定
兩國簽署框架協議,同意將廣州知識城升級為國家級項目。

(廣州知識城示意圖)
為引導知識城升級後的發展,雙方將設立雙層報告制度,成立一個由部長級代表擔任主席的聯合工作委員會,以及一個由副部長級代表領導的聯合執行委員會。
4、「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新中兩國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緊密合作,範圍涵蓋基礎建設、金融、三方合作和專業服務這四大平台,雙方也正探討在第三方國家展開「一帶一路」項目的合作。
5、更新「加強城市治理、規劃和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
6、新中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2018年至2020年交流執行計劃
7、環境及水源部與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
8、金融科技合作協定
9、期貨監管合作與信息交換諒解備忘錄
10、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框架協定
11、共建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諒解備忘錄
李顯龍總理表示,除了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這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兩國也不斷深化和拓展雙邊合作。
同時,他也說,雖然新中面對的情況和挑戰有所不同,但雙方在很多方面所見略同,因此相信兩國會繼續發揮互補作用,持續深化彼此的合作,確保全方位的合作夥伴關係不斷與時俱進。

今後,雙方的合作將拓展至創新、創業、人才發展、新興工業和智慧財產權等新領域。
兩國昨天還簽署另外八份合作文件,範圍涵蓋城市管理、環境、金融、文化等領域。
對於這次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協議,新加坡南洋國際商學院院長許振義博士此前就早有期待。
他說:「從新加坡的角度來說,在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框架下,新加坡企業界和政府對於南向通道建設的參與都是非常積極的。第二個就是共同開拓『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今年的博鰲論壇上,在中國主席和李顯龍總理的見證下,兩國簽署了相關協議,這顯示了新加坡有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能力,也顯示了『一帶一路』倡議在服務貿易方面有很大的空間。」
許振義也對本次簽署的幾個重點發表了看法,其中關於簽署協議的第二條,他說,原本的「南向通道」聽起來像是中國單項出口貨品,而「新貿易通道」就比較平衡,有進有出。
關於自由貿易協定升級方面,他表示:「新加坡經濟高度外向,需要儘可能大的國際市場,也需要儘可能自由的國際經貿政策,這是新加坡多年來大力爭取各種多變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原因。新加坡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於2009年生效,在原來的基礎上,現在的升級版給予新加坡企業在華投資和對華貿易更優惠的條件和待遇,尤其是新加坡有比較優勢的法律和海事等領域。」
關於將廣州知識城升級為國家級項目,許振義認為,新中兩國的幾個政府間的合作項目,從蘇州工業園到天津生態城,再到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現在到廣州知識城,反映了兩國的互補性,也體現了與時並進的合作關係。
他說:「廣州知識城的升級,能給予這個項目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政策空間。與之間的三個項目一樣,廣州知識城肯定是超越中新兩國的,它一定得加強與國際上的合作。最初,它或許是中國從國際上引入高科技和高等人才的窗口。但假以時日,它必定成為中國向國際輸出高科技、新思維、新模式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