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在《新加坡眼》app的招聘版塊就有不少家辦相關的工作崗位: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招聘基金財務經理,月薪高達5000新幣 金融移民家辦集團招聘銷售顧問、行政運營主管 基金財務總監 不過凡事總有兩面,新加坡近來房價、房租大幅上漲,想必也有一部分原因與此有關。 有法治,才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才有信心
家族辦公室本質上是為高凈值家族管理資產,讓遺產受到保護、代代相傳。這將有助於減少家族成員之間的糾紛,確保家族企業的持續繁榮發展。
過去幾年,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各地富豪到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是以倍數增長的。他們選擇新加坡的原因主要有:
一、新加坡是領先的金融服務樞紐,而且是進入亞太地區的門戶
二、新加坡的個人和企業稅率相對較低
三、新加坡有多條國際直航航線,與世界各地的投資熱點緊密聯繫
四、新加坡單一家族辦公室可為家族成員申請就業准證,並據此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管理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 (GIP),為高凈值家族成員申請永久居留權
有業內人士跟「新加坡眼」說,說一千,道一萬,誰都知道,要說賺錢多、賺錢快,新加坡絕不是全球第一,甚至也不是全球前列。 那麼,為何這麼多家辦選擇新加坡?
無他,因為法治。有法治,才有透明度;有透明度,才有可預見性;有可預見性,才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才有信心。

說穿了,富豪選擇新加坡,不是為了新加坡能幫他掙更多的錢,而是為了一份安全感。 新加坡在2022年全球法治排名中 再次名列前茅! 10月26日,World Justice Project發表2022年度世界法治排名榜單。新加坡在14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位列全球第17名,比得分0.79的日本少0.01分,位居亞洲第二。

(World Justice Project,2021年全球法治排名)
該排名是根據八個因素進行評定的:對政.府權力的約束、政府的透明度、不存在腐敗、基本的權利、秩序與安全、監管執法、民事司法、刑事司法。
新加坡在不存在腐敗、秩序和安全、監管執法、民事司法、刑事司法這五個方面都位於前10名,而在對政府權力的約束和政府公開性方面都位於前40名。

與2021年度全球法治排名相比,新加坡在全球的排名並未發生變動。 但是,在得分上,自2016年以來,有所降低。

附錄:這些全球頂級富豪都青睞新加坡
全球頂級富豪青睞新加坡
香港特區首富李嘉誠
李嘉誠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房地產大亨,他旗下的維港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試圖在亞洲擴大業務。5月13日,據資本市場消息和香港媒體報道,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正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以尋求新的交易並支持試圖在亞洲擴張的創投公司。


據彭博社報道,不少在港企業選擇撤離香港,或把業務擴展至香港以外地方。
據悉,新加坡是維港投資的首個香港以外辦事處,目前有多達10名員工進駐當地,包括負責交易執行的高級投資經理Jacky Li及投資組合策展人Jeffrey Ho。嘉誠的維港投資確定在新加坡設點,尋求新商機。
印度首富安巴尼
安巴尼作為印度首富,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亞洲第二,他作為印度信實集團(Reliance Group)總裁,身價高達907億美元(約1300億新元),據彭博社報道,他已經找來一名經理協助在本地招聘團隊:印度首富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

安巴尼,圖源:facebook
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
布林是全球前十大富豪,也是谷歌的聯合創始人,他去年的凈資產已達865億美元(約1230億新幣)。布林在2020年底設立了家族辦公室的新加坡分支機構,旨在管理他的財務以及確保家族成員的人身安全。

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
全球知名電器品牌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英國富豪榜上名列前茅。2019年戴森宣布把全球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同年,詹姆斯·戴森也在新加坡註冊了家族辦公室。

詹姆斯·戴森
自戴森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以來,戴森家族就將資金源源不斷從英國轉到新加坡,高達24億新幣。
第一次是在2021年,當時戴森集團向Weybourne集團支付了4億英鎊(約7.3億新幣)的股息,這筆錢也為戴森集團在去年最大的一筆支出。第二次轉移同樣發生在去年,當時那筆錢金額為2億英鎊(約3.7億新幣)。第三次轉移發生在今年1月份,戴森集團通過股權轉讓又為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送上了7億英鎊(約13億新幣)。
海底撈品牌的創始人張勇家族
舒萍是海底撈品牌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另一位創始人張勇的妻子,在今年的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名列第九。她於2019年用了55億美元(約78億新幣)在新加坡設立了日出資本(Sunrise Capital Management),負責管理財務以及家族事務。

南非鑽石大王奧本默家族
據《彭博社》2021年10月21日報道,凈資產82億美元的南非鑽石傳奇——奧本海默家族(Oppenheimer)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也是一家投資公司。

圖源:Pixabay
該公司已經請到了奧本海默家族辦公室的前幕僚Edoardo Collevecchio,以及淡馬錫亞洲部門前投資主管Ong Yi Ling前來助陣。
Edoardo認為,在接下來的20或30年里,非洲與亞洲之間將會出現巨大的協同效應。因此,他們將起點放在了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