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是非電子版本,或者沒法通過VCP驗證的旅客,應該攜帶接種疫苗的原文件,要包含以下信息:

3)入境新加坡後會自動獲得30天的臨時疫苗接種身份
在海外接種疫苗的旅客,出示證明成功入境新加坡後,旅客將自動獲得約30天的臨時疫苗接種身份。
他們也可以申請時效為180天即3個月的疫苗身份證明。
目前,臨時疫苗接種身份僅能在這個網站單獨獲得並查看: https://form.gov.sg/#!/6141c7195472b200121b3c8e


但後續會更新到合理追蹤應用程式(TT)。
4)打科興/國藥的旅客額外規定: 入境新加坡後需第3針,遵從本地疫苗差異化管理措施。
這個規定目測主要適用中國旅客。
從在國內打完2針科興/國藥,可以入境新加坡。
但是!想要在新加坡自由活動,包括堂食、個人護理、遊覽經典、看電影、去商場等等,必須打完第3針!

意思就是等同於在本地接種中國疫苗人群。
不過,入境旅客只要打完第3針就即刻被視作疫苗完全接種者,不需要再等14天。

另外,在新加坡打第3針允許混打,混打組合如下(包括部分接種疫苗後確診的施打建議)

更多詳情查看:https://file.go.gov.sg/sinovac-mixed-vac-combi.pdf
以上是對於入境新加坡旅客的疫苗接種狀態規定。
整體上看,不管對內還是對外,新加坡這次突然加快放寬節奏,一改謹慎、嚴謹印象,也讓別人吃驚了一把。
香港、馬來西亞紛紛表態 中國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
前天,新加坡官宣的一波放寬政策,其中一個大變化關於戴口罩

從下周二開始,部分場所就允許不戴口罩。
這一點引起了其他國家/地區的人注意。
比如,隔壁大馬。
3月24日當天,有記者詢問馬來西亞衛生部長凱里:
「馬來西亞會不會效仿新加坡在戶外不戴口罩?」
凱里當場一口否決,回應這一點馬來西亞不會學,任何場所只要有人,尤其是室內,就必須戴口罩。

「身處私人地方或周遭沒有其他外人、運動、單獨工作、私家車(不包括私召車)、進食時、藝術演出如演講與唱歌、五歲以下的小孩、特定殘障人士、有醫生證明的呼吸管道問題者,都不受強制戴口罩的措施所限制。」
同一個問題,在中國香港也出現了。
同樣是在3月34日,香港也召開了大型新冠防疫會議。
現場有人問到「會不會效仿新加坡,放寬限制措施?」
得到的官方回應是:不會。至少暫時不會。

從日增病例來看,香港跟馬來西亞的單日數字都比新加坡要高,但疫苗接種率都比新加坡低。
兩個地方的日增病例分別為1萬3跟2萬4。


所以很明顯,新加坡滿足上述2地沒滿足的條件:
即高疫苗接種率(92%) 日增病例下降(8000例左右) 醫療負擔相對小(截止到前天重症及需吸氧人數為138人) 所以敢敢解封。
這波放款措施包括允許不戴口罩,適合新加坡疫情形勢,但卻暫不適合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情況。
而中國方面,更是另當別論。
從近期官方表態來看,妥妥是不學新加坡的~
雖然近期國內防疫方案有了新改變,但整體「動態清零」的大方向依舊堅定。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
「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存在。因此,必須要堅持既定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
那麼,中國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梁萬年提出4個條件:
希望病毒變異是變得越來越弱了,它的致病力、它的傳播力越來越弱,對人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脅越來越小,這是最好的。
比如我們的疫苗更加有效,不僅僅是能預防重症和死亡,也可以防止感染了,預防重症和死亡率的能力更高了。

比如有特效藥了,除了現有的有效藥物以外,可能出現了更有效的藥物,甚至是特效藥,早期就可以把病情阻斷。
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疫情也在減輕,我們外防輸入的壓力變小等等。
椰友們,從上述條件來看,大家覺得新加坡往返中國免隔離的進度條約完成多少了?
50%有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