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元一度創下兌3.44令吉的新高,分析師指出,新元幣值走強推高了新元兌令吉的兌換率,但這股勢頭料不會長期持續。
馬來西亞令吉匯率自今年4月以來滑落3.4%,是第二季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之一。新元兌令吉在星期四(6月8日)一度達到3.4423,截至星期五(9日)傍晚6時,匯率為3.4318。
星展銀行(DBS)資深貨幣經濟師黃昌誠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美國聯邦儲備局在5月暗示調整利率的周期還未結束,而且可能延續到夏天,致使美元走強,令吉也因此承壓。
另一個原因是令吉匯率深受人民幣和日元匯率的影響,加上新元逐步升值,導致令吉兌新元滑落至新低點。

新元兌令吉匯率上升,吸引許多人向錢幣兌換商換令吉。匯率專家認為,這股漲勢料不會持久。(陳斌勤攝)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師黃經隆也有類似看法。他說:「令吉匯率下跌主要是因為新元走強,而不是因為令吉疲軟。」
黃昌誠認為令吉目前的跌勢是暫時性。
「令吉兌新元匯率自今年1月的高峰已下滑超過6%。投資者必須謹慎留意,因為匯率已接近技術支撐水平,也就是價格通道和趨勢線的下線。」
大華銀行高級外匯分析師謝齊雄則認為,令吉在近期內持續疲弱,原因是人民幣走軟。
他預計人民幣會在第三季末跌至7.2兌1美元之後回彈,而新元兌令吉接下來會逐步滑落,在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別達到3.42和3.41,並在明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達到3.38和3.36.
有利於扶持匯率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可能從6月開始受到艾爾尼諾(El Nino)氣候現象的影響,而乾燥天氣對油棕種植不利,可能導致馬國明年的棕油產量下滑100萬至300萬公噸。
馬來西亞作為世界第二大棕油生產國,棕油產量下跌可能導致原棕油(CPO)價格上漲,推動種植業發展,也有利於扶持匯率。
《聯合早報》報導,根據興業銀行證券的最新研究報告,若艾爾尼諾帶來的影響較輕,原棕油價格預計會上升20%至每公噸4100令吉(1194新元),而今年全年平均價格將達到每公噸3800令吉至4000令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