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概念設計和未來設計的傳統,SPARK 思邦創想了一個名為「星光蘭」的漂浮熟食中心項目。這個設計是一種設備齊全,由太陽供能的漂浮性攤位造型,設計想表達的願景是修復日漸疏遠的新加坡與其水體之間的關係,同時宣揚和激活這種當地傳統的休閒方式。

新加坡的建造與水有著密切的聯繫,歷史上「水」一直是貫穿文化,商業和娛樂的主動脈。但是隨著近年的城市化、工業化的土地徵用極大地影響和破壞了這種聯繫,抹殺了大多數位於海岸、內陸水體邊沿的傳統村落和水上船塢。
SPARK 思邦的「漂浮熟食中心」提議重新挖掘新加坡這一層面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靈感來源於對於城市的體驗,以及我們享受到的美好事物,從而想像一次「新」的與新加坡水體相碰撞的文化模式。這個項目被想像成將是一個可移動、可重組和可持續的水上漂浮熟食中心,它們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形式綻放。


「星光蘭」未來方案在原有新加坡街頭移動熟食攤位的機動靈活性基礎上,加之以可持續的、自給自足太陽能供電的漂浮體概念。每朵漂浮的「星光蘭」都能容納一至三個個熟食攤位(內置嵌入式排氣,水電氣及垃圾收集和廢水回收)及配套的桌椅。這個結構的蓋頂包含花瓣般的光電管薄膜,它可以跟著太陽光的足跡。多個「星光蘭」的多重形態組合又能回應不同的地點和條件。由於自身設計的設備齊全,這些花骨朵在搬運途中不會對所在地造成任何影響。
「星光蘭」蓋頂是花瓣般的ETFE 膜和光電管薄膜,它們形成雙曲拋面,由一個三支的機械臂支撐,可以傾斜角度跟蹤太陽。如同綠葉的功能,這個蓋頂的設計是可以遮風擋雨的,同時可以讓表面積最大化以捕捉太陽能。

史蒂芬.平博理說「重塑熟食小販中心的想法來源於普遍存在的一個趨勢,那就是傳統熟食小販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程度正在逐漸衰退。我們試圖重新為這種熟食小販的類型和概念注入活力,同時保留新加坡最具靈魂的餐飲體驗。我們還打算激發小攤位與具體地點空間相結合的潛力和可能性,例如:以「臨時性橋」的形式橫跨河湖之上的攤位。」
作為設計師,我們有責任建議和開發可提升我們城市生活的想法和藍圖,使其成為一個更加適合工作、生活、娛樂的宜居空間。曾經有很多停留在紙面上的未來方案雖未被建造,卻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想像,這絲毫沒有削弱它們作為一種探求和辯論城市未來載體的重要性。
SPARK 思邦提議的「星光蘭」秉承創造大膽的不受商業和規劃限制的未來設計的精神。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提議反映了不斷變化的社會,文化和環境條件的問題。這是一次探討城市的小空間如何得以提升,以支持和激活新加坡居民生活方式的良好時機。







來源:網際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