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投資了17個億來建設「科幻機場」——星耀樟宜!
我們一起來看看樟宜機場有哪些變化?
樟宜機場從航空運輸樞紐,華麗轉身成為集機場+烏節路式購物體驗+濱海灣花園花卉展+《阿凡達》式科幻感於一身的綜合基礎設施。
星耀樟宜,由設計Marina Bay Sands的知名建築工程師Moshe Safdie親自操刀,
於2014年12月5日動工,今年4月竣工。歷時近5年!

(圖片來源網絡)
全館上下共有十層樓,是一座聚集航空設施、購物休閒、住宿餐飲、景觀花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可為訪客旅行或轉機時,帶來全新購物體驗與美食饗宴。
除了表面的光鮮,內部更是大有乾坤!
一、旋渦」
40米高的雨漩渦由著名美國水景設計公司WET設計建造,
從星耀樟宜五樓延伸至地下二樓,橫跨7層樓,是全球最高的室內瀑布。
雨旋渦預計每天使用多達50萬公升的水。
星耀樟宜屋頂露天部分可接收雨水,瀑布底下設有儲水箱,
雨水從屋頂圓口流入這個位於地下三層的水箱,
再由水泵抽出來,通過水管輸送至瀑布圓口,循環使用,這樣就不會浪費水。
如果有多餘的水,還可以用來灌溉植物!

(圖片來源網絡)
二、「鱗片」
星耀樟宜採用大量玻璃片製作外層,以便讓陽光透入其中,
如何確保表層反光不影響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工作,也是一大問題。
這也是為何製作團隊花了整整兩年時間,
才完成玻璃材質的研究和篩選等工作。
玻璃板形狀雖看似一樣,但實際上尺寸都是量身訂製,獨一無二。
安裝時對員工配合和技術也非常講究,就如同拼圖一樣,
如果搞錯玻璃位置,或出現其他偏差,就無法鑲上玻璃片。

(圖片來源網絡)
三、「灌溉」
星耀樟宜內種植了超過2000棵樹及超過10萬棵灌木,
其中包括兩棵年齡超過100歲的古老西班牙橄欖樹。
共計約120種不同品種的植物源自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西班牙、泰國和美國等地區,
不用出國或買票去看花卉展,也能讓你觀賞世界各地的花草樹木。

(圖片來源網絡)
機場是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尤其是新加坡這樣一個旅遊大國,更是如此。
星耀樟宜對於新加坡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建設意義的建築,
說不定以後星耀樟宜也會成為新加坡的一個熱門拍照打卡景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