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資料保護越來越受關注,新加坡保安機構策安研發出一套新的非臉部識別技術,讓電眼憑高度、骨骼特點等識別個人身份,便於保安人員通過不同電眼追蹤目標人物的位置。

(圖源:聯合早報)
除了辨識臉部特徵,電眼日後可通過骨骼、人體比例等識別個人身份,實時監測危險或暴力行為,並立刻通知保安人員及時干預。
下個目標:辨識步態
此外,研究人員也在探討如何使系統辨識一個人的步態、提升閉路電視在不同燈光環境下的像素,以及研究出更先進的運算晶片。
策安人工智慧科學家林國中介紹,中心其他重點項目包括採用圖形處理單元提高人工智慧學習的速度和精確度,以及利用魚眼攝像頭辨識車牌號碼等小件物品。

與國內外學府企業合作
策安集團總裁兼執行長鍾啟堯受訪時指出,中心在起步階段將和來自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以及國內外高等學府,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等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

他指出,研究重點在於提升運作效率,研究人員須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懂得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決策,而這些工作內容恰恰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曾說過,掌握並有效地運用科技,能讓新加坡人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的工作環境,也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和自信。這場青年職業展主要是為了幫助年輕人了解不斷變化的職場需求,以及如何發展自己的職業道路。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新加坡政府也開始意識到加入其中的重要性,推出了創建「智慧國家」的大方針,配合「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重點發展新世紀教育……
為了打造亞洲科技樞紐,新加坡絕不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在科技發展上,新加坡已經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雖然以服務業為主,但是新加坡很早就意識到了科技對於國家發展得到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