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 (7月15日),同學們將重返校園,開啟新學期的學習之旅。假期即將結束,大家是怎樣度過的呢?是回國和家人團圓?還是約上好友「飛去熱帶的島嶼游泳」?
今天,大學請到一位攻讀工商管理碩士的學長王子涵,他向大家介紹另一種打開假期的方式——威尼斯大師課。
· 威尼斯大師課 ·
我參加的大師課共持續一周,主題是Sustain & Retain,探討在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中文化保護的重要性。每天上午,教授們會在課堂上通過案例形式進行講座。下午則在威尼斯或臨近省份徒步遊學,我們可以親身感受當地的傳統文化,了解古老建築的維護與修復史。

教授講座
我們的主講人是可持續建築環境議程的獲獎建築師Professor Jason Pomeroy,他擁有一家自己創辦的工作室Pomeroy Studio,同時也在詹姆斯庫克大學、義大利的威尼斯建築大學和英國的諾丁漢大學任教。

第一天,教授通過緬甸仰光秘書處大樓的例子,向我們生動呈現了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只有體會到歷史的厚重,認識到自身的渺小,人類才會對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產生敬畏之心。
秘書處大樓建於19世紀後期,曾經是英國殖民政府所在地,也是現代緬甸之父昂山將軍的辦公室,可謂見證了緬甸歷史動盪的一頁。經歷過半個多世紀的年久失修,秘書處大樓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危樓。所幸仰光政府近年來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修復,修復後的秘書處大樓將成為文化、商業和教育交叉的建築奇蹟。


之後幾天的課堂學習,我們更多的關注在氣候變化和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建築設計。教授向我們分享了自己工作室負責設計的三個建築項目——馬來西亞的Idea House,新加坡的B House和印度尼西亞的Digital Hub。
Idea House是東南亞第一座零碳房屋,B House則是負碳家園。Digital Hub這項占地26公頃的項目被稱為「印度尼西亞矽谷」,旨在通過共享經濟重新定義商業園區。這一系列的課程喚醒了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轉型的壓力,更培養了我們對零碳發展原則和共享經濟的熟悉度。

負碳建築B House

商業園區Digital Hub
遊學體驗
如果課程都在課堂內講授,那就和在教室里上課沒有差別。這趟學習之旅讓我們最興奮、感受最真切的部分就是每天下午的遊學體驗環節。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集會場所,親眼目睹,用雄偉壯觀來形容絲毫不為過。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旅程中了解到它作為威尼斯地勢最低點,年年冬季被水淹沒,但依舊巍峨聳立的秘密。


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上,我們體會到了策劃人Ralph Rugoff所講的,「藝術能夠讓人們了解和思考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


我們還拜訪了聞名於世的玻璃製品生產地穆拉諾島,了解到玻璃藝術品的製造過程,並且親身體驗了藝術品製作。


在距離威尼斯半個小時車程的帕多瓦省,我們領略到中世紀堡壘式宮殿Palazzo Zabarella的風采。

所思所想
我在詹姆斯庫克大學讀的專業是工商管理,這次大師課使我可以通過可持續建築環境的角度思考我的專業領域。我們已經從19世紀的工業化,到20世紀的技術革命,再到21世紀信息主導型經濟,聰明的公司不僅希望減少能源開支,還要增強自然採光和通風,以保障員工的健康和福祉。通過綠色交通、娛樂設施、知識共享空間以及數字連接,通過更加協作、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來提高生產力。
再說文化遺產保護。正如我們保護環境和瀕危生物是基於對大自然的敬畏,保護文化遺產也一樣,只不過它是保護時間維度上的自然,是更宏大的自然力量。人類要延續下去,必須保護它。


約翰亞當斯曾說,「為了我的孩子們能有自由來研究數學與哲學,我必須研究政治與戰爭。我的孩子們應該研究數學、哲學與商業,以便我的孫輩能夠研究繪畫、音樂與詩歌。」
儘管王同學的專業是工商管理,他仍然選擇利用假期時光參與關於城市設計和藝術相關的大師課,並從其他專業的角度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大學希望更多同學能通過大學教育、充分利用大學提供的機會,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也從其他專業中汲取營養,在一生中同時扮演「幾代人」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