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回收量近年翻倍,環境局:會確保處理方式可持續

新加坡電子垃圾回收的製造商延伸責任制生效已兩年,受委託公司第二年共收集610萬公斤的電子垃圾,比第一年多出40萬公斤。受訪的持照電子回收業者這幾年處理的垃圾量也翻倍。
新加坡自2021年7月實施「製造商延伸責任」制度,規定電子產品製造及進口商必須妥善回收與處置電子垃圾。政府早前委託歐綠保電子廢棄物智能回收(ALBA E-Waste Smart Recycling)公司(簡稱歐綠保),負責回收和再循環製造商所售出的受管制電子產品。
歐綠保客戶經理許素銘告訴《聯合早報》,製造商延伸責任制生效的第一年,公司收集了570萬公斤的電子垃圾,這個數量到了第二年增加7%。當中,超過八成的電子垃圾是大型家用電器。
「公司在全島設立672個電子垃圾收集站,垃圾集中後會送往回收業者處進行分解和加工,提煉成有價值的材料。我們正和業者合作,加強回收的能力。」
截至今年7月10日,新加坡本地共有163家持照電子垃圾回收業者。
其中一名業者KGS的總監鄭琪銘說,公司在今年首七個月已處理8萬1108公斤電子垃圾,與去年全年的1萬4420公斤相比,飆升462%。當中,小型廚房電器最常見。
為應付電子垃圾激增的趨勢,KGS在新加坡本地設立更多電子垃圾收集站,從去年的32個激增至目前的132個。
另一個電子垃圾回收業者Metalo International的業務發展經理程琻豪,也發現新加坡本地電子垃圾量呈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