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又一人因「不清楚」新加坡規定而被罰。
上個月,一對中國夫婦來新加坡旅遊,其中丈夫老鍾是一名無人機愛好者。
出國旅遊,他也不忘老夥伴,將無人機帶來了新加坡。
然而,他卻因出發前的「功課」準備不足,以至於原本2天的行程被拖成了一個月。

圖源:cna
不僅如此,他本人還面臨1萬2000新的罰款。
他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曲折?
在濱海灣上空操作無人機
68歲男子被控判罰款
6月25日下午1點左右,老鍾和妻子抵達新加坡。
他們原本計劃在新加坡玩兩天就走,而作為地標的新加坡市中心濱海灣地區就更是不可錯過的必打卡景點。
25日當天,鍾先生帶著他的 DJI Mavic Air 2 無人機,在濱海灣堤壩飛起,駕駛無人機2次飛行,總共拍了38張照片。

圖源:the verge
每次無人機飛行時間持續約12到13分鐘,飛行高度最高達到平均海平面以上148米。
當天下午5點30分左右,新加坡民航局(CAAS)發現老鐘的無人機並報警。
根據《航空航行法》,2024年3月起,濱海堤壩被列為保護區。這意味著任何人在該地區以高於平均海平面 60 米的高度為娛樂目的操作無人機都必須獲得許可證。

圖源:costar
那麼問題來了,老鍾知不知道這條規定呢?
在濱海灣飛無人機被發現後,老鐘面臨指控,因捲入這個官司而在新加坡「滯留」了近一個月。
根據副檢察官在法庭上的說法,老鍾知道在新加坡不能隨便亂飛無人機。他在中國註冊自己的這台無人機,並且知道操作無人機是受到監管的,包括在新加坡。
那為什麼還會被控呢?

圖源:海峽時報
老鐘錶示:
第一,他在濱海堤壩地區沒有看到任何禁止無人機飛行的標誌,這讓他以為在那裡操作無人機是安全的。

圖源:海峽時報
第二,無人機的內置功能沒有提醒區域是否適合飛行。
他的無人機是大J的,據稱可以檢測某個區域是否適合飛行,但疑似老鐘的這台還沒有使用官方數據進行更新。
一邊說知道不能亂飛,一邊說沒有禁飛標誌所以還是放飛。
事實上,根據老鍾持有的無人機品牌官網上有明確的新加坡飛行說明。
60米就是限高,而老鐘的機子操作翻倍於限高。

此外,無人機的官網也說明建議查詢新加坡民航局的無人機規定等等。
一般作為一名無人機愛好者,在去到一個陌生的區域前可能會先做一點功課,了解比如在哪裡飛風景最好,目的地區域能不能飛行等等問題。
所以最終在濱海灣放飛無人機的行為背後,可能有三點原因導致:
① 真不知道濱海灣的無人機飛行規定
② 心存僥倖感覺可能不會被發現,例如反正也沒標誌就飛一會應該不要緊的心理。
無論是什麼動機,違反規定是既定事實。

檢察官要求至少處以15000至18000新元的罰款,而鐘的辯護律師請求處以 9000新元的罰款。
7 月 25 日,老鍾承認違反規定,判罰款12000新元。
今年5月,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方公眾號也曾發文提醒,在新加坡須注意無人機的飛行規定。
無論是無心之失,還是明知故犯,在新加坡違反法律法規是真的存在後果。

2023年,CAAS 處理了 309 起非法使用無人機的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8人和7家公司被告上法庭。其中15起案件的肇事者被處以4000至45000新元的罰款。其他294名無人機操作員被處以罰款、嚴厲警告或警告。
在禁飛區飛行無人機的最高懲罰是坐牢2年,或者5萬新元罰款,或者2者並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