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標普全球(S&P Global)
根據標普全球的第三季金融科技領域融資報告,在全球市場中,新加坡在24筆融資交易吸引了3億美元的資金,是表現相對出色的市場。此外,新加坡也是風險投資公司的10大金融科技投資地,按融資額和交易量分別為全球第六和第四。
報告指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吸引的融資額在今年第三季銳減,同比下跌36%,報60億美元(82億新元)。但亞太區域融資情況維持堅韌,與去年同期一樣大致保持在19億美元的水平。在第三季,美國、英國、印度和新加坡的融資交易數量占了總數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美國進行了173筆融資交易,融資額達25億美元;英國有37筆交易,融資額達4億美元;印度則有31筆交易,融資額為3億美元。

標普報告說,金融科技領域融資情況走軟,主要是因為許多公司估值減少。「它們正在適應新常態,要麼減少融資規模,要麼進行『時間校正』,以保留一到兩年前上一輪融資的估值。」比較令人鼓舞的是,前幾個季度受衝擊最大的成熟起步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有改善跡象,融資額和交易數量同比增長約30%。
銀行科技業是前幾個季度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由於各種純數碼銀行模式的高現金消耗率,這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光彩。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有所好轉,一些數碼銀行重新贏得投資者的支持。
另一個風險投資公司感興趣的行業是人工智慧驅動的金融科技公司。這行業在第三季有38筆融資交易,籌集6億9600萬美元。商業情報搜尋引擎Alphasense在9月的E輪融資中取得1億5000萬美元資金,公司估值也從18億美元升至25億美元。
展望未來,一些宏觀跡象顯示,融資前景並不那麼悲觀,如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持續回升。但若要融資情況改善,可能需要投資者通過首次公開售股計劃和併購活動獲得更多退出機會,以引發金融科技融資的另一個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