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60名來自The Schoolhouse Dover幼兒園的孩童昨天(16日)參觀了中心。(圖:謝詩盈)

新加坡國立大學口腔醫學中心推展試驗計劃,讓四到六歲的孩童以及他們的家長或看護者每個季度前往中心參觀,提高他們對兒童口腔健康的意識。記者謝詩盈報道。
新加坡國立大學口腔醫學中心推展試驗計劃,讓四到六歲的孩童以及他們的家長每個季度前往中心參觀,提高他們對兒童口腔健康的意識。
國大口腔醫學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之間,平均每年有大約170名七歲以下的孩童須接受複雜的牙科程序,包括:牙根管治療、牙冠治療、牙齒手術和拔牙,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於蛀牙所引起的。
此外,保健促進局的數據也顯示,本地有蛀牙的七歲孩童人數從2010年的48%,增加到2016年的53%。
中心因此推展這項試驗計劃。首批60名來自The Schoolhouse Dover幼兒園的孩童參觀了中心,通過遊戲和故事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家長和看護者也能從中了解常見的兒童口腔問題。


首批60名來自The Schoolhouse Dover幼兒園的孩童今天(16日)參觀了中心。(圖:謝詩盈)

首批60名來自The Schoolhouse Dover幼兒園的孩童今天(16日)參觀了中心。(圖:謝詩盈)
國大口腔醫學中心小兒口腔科主任沈倩如醫生說,中心計劃每個季度舉辦一次這類活動,讓年幼的孩童克服對看牙醫的恐懼。
「他們可以看到我們牙醫診所的椅子,然後我們怎麼用鏡子檢查牙齒,然後他們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面,椅子可以上上下下,給他們體驗一下,讓他們不要懼怕這個動作。然後爸爸媽媽來也可以跟我們了解多一點如何防止蛀牙可以做的一些習慣,提供的食物和零食要如何改變,這樣才能減少蛀牙的幾率、要怎麼刷牙、用哪些牙膏,哪些牙膏含氟、哪些牙膏不含氟,這些都是我們要告訴父母的。」
38歲的彭立立育有四個兒子,十歲的長子在三歲時因為跌倒撞壞門牙才開始看牙醫,後來牙醫發現他有四顆蛀牙,兒子接受治療時需要吸入「笑氣」來鎮靜,以減少疼痛和焦慮。
「剛巧他那時候也是跌倒我們才會帶他來看,如果當時沒有任何狀況的話,我可能也不會帶他來看牙醫,就會等到他上小一的時候,所以知道他三歲半、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這些問題,如果等到七歲我相信那時候已經很糟糕了,然後這也導致老二我們也很早就開始讓他來看牙醫,老三也是。」
牙醫建議,一旦嬰孩開始長出牙齒後,父母就應該帶孩子前去看牙醫,牙醫會根據每名嬰孩的口腔情況制定護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