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來新當養女40歲回鄉探親 牛車水攤販陳奶奶回首母女相見一度不相識

陳奶奶小時候只在學校念了一年半的書,後來靠自學認字,閒暇時喜歡閱讀金庸的武俠小說。
"18歲結婚,21歲就生孩子,糊裡糊塗就結婚了。我是古老人的思想,結婚了就一代傳一代。」
陳奶奶四歲的時候就從中國來新加坡當養女。在養母的安排下,她和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子結婚。因為出於對養母的恐懼,陳奶奶即使不喜歡也無可奈何。
到了40歲的時候,因為思念母親,也因為女兒畢業了能持家,陳奶奶就踏上了回鄉之路去探望生母。
「那時候文革很嚴,講錯話會被扣留,真的很怕。很多人寄東西給我,我生活也不是很好。寄包裹5塊,坐船可以一個大箱子和一個米袋,我只是付船票的錢。那時候沒有人做水客了。」
因為通訊不發達,陳奶奶的生母雖然知道女兒回鄉,卻不知到底是哪一天,而在巴士總站等待多日,時隔多年,母女倆其實也不認得彼此。她們後來如何相認?

為了更好的和顧客溝通,原本就會說多種方言的陳奶奶還努力學習英語和馬來語。(照片:受訪者提供)

陳奶奶的生母活到高壽106歲,100歲時還獲中國政府頒發「健康老人」獎。(照片受訪者提供)
陳奶奶如今兒孫滿堂,卻因為喜歡在自己熟悉的鄰里生活,愛清靜並且珍惜「自由」,而選擇自己住。高齡97歲,陳奶奶除了一邊耳朵的聽覺比較差,她行動自如,閒暇時除了閱讀,也喜歡車衣服,運動更是每天少不了。

陳奶奶年輕時喜歡參加競走,1974年參賽,從當時的王邦文部長手上接過獎盃。(照片受訪者提供)
推出特別播客版,陳奶奶分享目前的生活,平日的飲食起居和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