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語言學習格外受到重視。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擁有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人。
為了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新加坡人需要學習和掌握多種語言。另外,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對於在新加坡工作和成功非常重要。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發言人透露,自2022年起,新加坡目前已有128所非特選小學為小三、小四學生提供高級華文課程。
這項課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華文華語學習氛圍,提升學習興趣。
更多小三生選修高級華文
自2022年起,非特選小學可為有興趣與有能力的小三學生提供高華課程,這些學校已從2022年的102所增至去年的128所。
教育部指出,在這些小學,選修高華的小三學生比率也有所增加。去年所有為小三開設高華的小學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華族學生在念小三時修讀高華。
由於低年級沒有測驗,修讀高華的學生名額主要由老師根據學生的華文基礎、華語溝通能力,以及學習態度和興趣決定。

而非特選小學沒有為小一和小二學生提供高華,是因為學校要確保小一和小二生適應校園生活,並在識字、計算和社交能力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那些對母語較有興趣、且水平較高的學生,學校也會用母語課本和活動本的增益單元課程、輔助讀物、增益活動和學生學習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的其他相關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提升母語水平。
另外,對於特選小學的孩子來說,教育部今年將推出更新版的小學母語課程教材,專門供特選小學修讀高華的小一生使用。
那麼,在新加坡小學,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華文的呢?高級華文和華文課程又有什麼區別呢?
不妨接著往下看!
新加坡小學的華文課
新加坡的華文課程是以「理想的教育成果」為宗旨,以「21世紀技能框架」為基礎,以2010年母語檢討委員會提出的母語教學三大目的為參照。
兼顧國民教育、社交技能與情緒管理的學習、科技教育總藍圖等教育方針,從語言能力、人文素養和通用能力三個方面制定課程總目標。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學華文課程標準
所以新加坡的小學華文,無論是課本主題還是考試內容,都是圍繞著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情況展開的。
華文課程怎麼學?
01 課程安排
新加坡小學華文課程分為奠基階段(小一至小四)和定向階段(小五至小六)。奠基階段又可分為第一階段(小一、小二)和第二階段(小三、小四)。
按照學生的能力,奠基階段開設華文課程和高級華文課程;定向階段開設華文課程、高級華文課程和基礎華文課程。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學華文課程標準
語言能力中等的學生修讀華文課程,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修讀 高級華文課程,語言能力較弱的學生則修讀基礎華文課程。
小學各課程採用單元模式,以照顧學生家庭語言背景的不同和學生能力的差異,使華文教學更具靈活性。
02 單元結構
小學課程採用的單元模式包括以下五種單元:

其中,核心單元是所有學生必學單元,而其它單元則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進行分級教學:能力強的學生學習「核心單元+深廣單元」,能力中等的學生則學習「核心單元+校本單元」。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學華文課程標準
03 課時安排
新加坡小學保證孩子每周都能至少接觸4個小時,也就是,8節課以上的華文學習,各課程每周授課時間具體安排如下: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學華文課程標準
新加坡小學生的寫作要求
關於語言學習,寫作絕對是重點和大頭,新加坡華文對寫作的要求明顯比國內低很多,主要表現在:
01 ►字數要求低
以三年級為例,國內作文字數要求不少於250字,而新加坡小三作文只要求50字以上即可,就算學高級華文,作文也僅要求70字以上。
02 ►標準要求低
相對於國內對於內容和想像力的要求,新加坡的作文要求更多集中在格式準確、表達完整、有條理等基礎方面,對於不會寫的字允許以拼音代替。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學華文課程標準
03 ►練習頻率少
國內每一單元都伴隨寫作練習,而新加坡的寫作練習頻率並沒有那麼高。
綜上可見,新加坡華文分級教育的目標還是降低華文學習難度,讓所有孩子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學習好、運用好母語,而非單純提升華文水平。
這也同樣解釋了,為什麼在非特選學校,依舊有那麼多孩子願意學習高級華文課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