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兩組義工為長者帶來歡樂 讓他們不感到孤獨

我國預計將在2026年成為超老齡化社會,每四人中就有一人超過65歲。研究顯示年齡超過60歲並感到孤獨的人,估計會比不孤獨的同齡人士,平均壽命減少三到五年。本地兩組義工就為長者帶來歡樂,讓他們不感到孤獨。
50歲的陳昱銘在銀行界服務近30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音樂玩家。
陳昱銘說:「我跟我的孩子星宏來到白沙的職總保健療養院。我們要表演一些音樂來娛樂老人家。」
陳昱銘在2022年因一則簡訊開啟每個月一次的義務演奏。目前已維持一年多了。
陳星宏說:「我來到這裡是為一些老人家表演,以及來娛樂他們。為他們帶來一些快樂,來逗他們開心。」
陳昱銘認為雖然力量微薄,照顧弱勢群體和回饋社會依然很重要。即便是要抽出一點時間彩排,他也不感到累,而是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職總保健療養院住戶陳文英表示:「他們演奏得很好。我就說我喜歡你們的表演,如果你們可以每個月來兩次我們會樂在其中。」
距離白沙療養院四公里外的淡濱尼22街,王金順和太太林春燕以不一樣的方式陪伴長輩。
王金順說:「我的名字叫王金順,今年67歲,是一名退休人士。退休的時候就認為應該找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來做,就是當義工吧。」
林春燕過去一年來,除了陪伴療養院的長輩們打麻將、玩遊戲,還教他們畫粉彩。不少長輩們覺得繪畫的過程讓他們心思愉悅。另外王金順則會帶動長輩們做拍打健康操。為了讓行動不便的長輩們能跟上,他也簡化部分的動作。
職總保健療養院住戶蔡金芳表示:「首先你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避免手麻痹,因為你久坐不動,何不這樣做?這樣至少你感到舒緩。」
長輩們反映,學到的內容能回家後練習,運動讓他們感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