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一所私立大學被指在過去11年間售賣3萬多個假學位,引發輿論熱議,來自世界各地的僱主紛紛要求相關學歷者證明真偽。無法獲得驗證的校友們,正發愁著如何保飯碗和聲譽。(紅螞蟻製圖)
作者 鄭智浩
費心費力地篩選工作履歷,經過多番面試才聘請到心儀員工,結果發現他們的高學歷竟是從「學店」買來的假文憑......身為老闆該作何感想?
《印度時報》日前踢爆,印度一所私立大學在過去11年內,出售了3萬6000個假學位。
頒發的4萬1000個學位,只有5000個是真的 這種花錢買學歷,造成求職不公的行為,瞬時引爆新加坡、馬來西亞、杜拜、南非、美國及加拿大等地的輿論,譴責上述虛報學歷的惡行。
各種不利印度畢業生,認為當地充滿「假學歷」的傳聞甚囂塵上。世界各地的僱主紛紛向相關員工施壓,要求他們儘快向校方「驗貨」,拿出確鑿證據證明文憑是真的。
迄今為止,由於該大學拒絕提供任何答覆,求證無門的「畢業生」們,工作崗位也「命懸一線」。
有的聲稱自己擁有真實學歷但無法驗證。有的正受到各國政府部門盤查學歷的真偽。
違反學術道德 花錢就能買學位
買個大學文憑究竟要花多少錢?
對比本地四年制動輒數萬新元的昂貴學費,假文憑真的「超級便宜」。
據《南華早報》報道,位於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的馬納夫巴蒂大學(Manav Bharti University,譯音)自2009年創立以來,就持續違反學術道德,以10萬至30萬盧比(約1830至5491新元)的價格,賤賣大學學位。

馬納夫巴蒂大學(Manav Bharti University)外觀。(面簿)
2012年,這所大學才被當地教育機構監管委員會責罰1000萬盧比(約18萬3159新元),理由是前者未達到教育監管機構的最低標準。
簡言之,就是馬納夫巴蒂大學的教育水平不達標。
官網顯示,它是一所結合工程技術學、計算機科學、管理學、藥劑學、法律學及人文學等系所的綜合大學。
據稱,不少跨國企業還會來此吸才,應屆畢業生的就職國家甚至遠至阿富汗、斯里蘭卡及非洲各國,看起來相當吃香。
然而,東窗事發後,以往在求職網站領英(LinkedIn)曬出馬納夫巴蒂大學學歷的校友們,紛紛刪除所有提及母校的內容,試圖撇清關係。
新加坡人力部調查15名疑虛報學歷者
早在今年2月17日,新加坡人力部就發表聲明,表示正在調查15名聲稱持有馬納夫巴蒂大學學歷的工作證件持有者。

新加坡人力部。(海峽時報)
人力部指出,若發現外籍員工提交偽造文件,將立即撤銷他們的工作證件,並永久禁止在新加坡工作。
當局也不排除動用「僱傭外來人力法令」(Employment of Foreign Manpower Act)來起訴違規者。
一旦罪成,被告可被罰款高達兩萬新元,或坐牢長達兩年,或兩者兼施。
馬納夫巴蒂大學怎麼說?
據悉,校方拒絕作出回應,也不曾協助那些「真的有上學」的校友們澄清學歷。
但馬納夫巴蒂大學主席拉古瑪(Raj Kumar Rana)去年6月被捕後,曾透過律師表示自己是無辜的,並直指造假風波必須歸咎於身份不明的「不法分子」(miscreants)。
拉古瑪現已獲准保釋在外。

馬納夫巴蒂大學(Manav Bharti University)鳥瞰圖。(面簿)
該大學代表律師燦德爾(Nareshwar Singh Chandel)說: 「2016年至2019年期間,(馬納夫巴蒂)大學曾向警方投訴,一些不法分子用學校的名義頒發了約4000份假學位。」
無辜被造假風波燒到的「真文憑持有者」
然而,本次假文憑風波的最大苦主,是那些「貨真價實」畢業生。
不少校友申訴,他們的人生計劃完全被打亂。
目前,校方避而不見的態度,已導致超過110名生計及聲譽受影響的校友,不得不聯合申請庭令,希望通過司法介入來核實他們的畢業文憑。
起訴人之一的阿曼迪(Amandeep Singh,律師)表示,若文憑無法獲得驗證,他們的飯碗恐怕難保。
「一些人說,他們已被公司聘請的背調機構標記為『可疑』(學歷)。」

印度大學生示意圖。(福布斯印度)
另一名校友SK(化名,33歲,尼泊爾籍,政府員工)則透露,他下個月將在美國大使館面試簽證,擔心無法順利過關。
「如果我不能證明我的學位是真實的,我不敢保證我的簽證能被批准......我的前途真的一片黯淡。」
SK已給母校發了三封郵件,要求校方出面澄清學位真實性,但都被拒絕。
大學文憑孰真孰假,有待當局進一步查證。然而,校方一再不予以澄清且已讀不回的態度,讓校友們無可奈何,只能訴諸漫長司法程序。
真金不怕火煉,「正港」大學生一定會有出路;掏錢買來一紙假證、心有鬼的冒充者,肯定會有識破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