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金文泰,盛港也是如此。
有網友在中午買飯時,看見不小的食閣內,也都是人。當然,有些是打包帶回家吃,也有人選擇在食閣內堂食。


即使是日增超過1萬,但是對病毒不再害怕,似乎成為了新加坡社會中的主流聲音和基調。
一波新政開始實施
新加坡已經不害怕病毒了?
說起來,也就是這周二,新加坡政府官宣,開始正式實施因為奧密克戎疫情才暫緩了數周的簡化安全管理措施。
當時,也有不少新加坡本地衛生專家,對此表示相當憂慮,認為新加坡或許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等疫情下降態勢穩定後,再行決定進一步放寬限制。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就是呼籲暫緩開放的其中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不贊成立馬開放的專家們,實際上並不是對「開放」有疑慮,只是在認為可以在時機上更謹慎些。
不過,新加坡政府卻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取消海灘網上預約要求
之前,在簡化版的安全管理措施下,曾經在新加坡實施了一年半的海灘網上預約制度,走入了歷史。

之前不僅需要在網上預訂,到訪人數也封頂在300-500人 只要想去,現在隨時就能去海邊吹風聚餐遊玩,也不再需要害怕達到人數封頂,相當方便。
體育活動人數限制放寬
新加坡政府,最近也放寬了對運動活動的限制。現在,新加坡政府允許最多30人的體育活動,在指定的體育設施進行。
這不僅包括去全島超過50個ActiveSG和人協管理的設施,13個私人運動場地,也被允許放寬人數限制。
因此,一些參加人數超過10人的大型體育活動,在放寬的條例下也終於迎來了「曙光」。

參加曲棍球比賽的少年們,圖源:8視界
據《8視界新聞網》報道,在過去的這個周末,就有不少參加各類體育項目的學員們,兩年多以來第一次參加了完整的對抗訓練。
放寬的體育活動人數限制,一方面是由於新加坡防疫標準的些許改變,另外一方面,也為新加坡重啟校際運動會,提供了足夠的訓練保障。
新加坡全國校際運動會重啟
本地媒體《Today》報道,2022年新加坡全國校際運動會,將恢復舉辦。

圖源:Todayonline
目前新加坡全國校際運動會的29個體育項目,將在下周一開始的新加坡2022年第二學段中全數恢復。
當然,參賽者的要求必須是完成疫苗接種,或是從新冠中恢復。
至於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接種疫苗或是不能接種疫苗的學生,教育部也有不同的安排。
例如,那些12歲及以下的學生,不管疫苗接種狀況如何,都可以參加可以在校際運動會中不超過五人的運動項目。

羽毛球是其中一項允許未接種疫苗者參加的比賽,圖源:海峽時報
至於那些12歲以上的學生,只有被證明在醫學上不符合疫苗接種的條件,才能參加不超過五人的運動項目。
自2020年,新加坡對團體規模活動實施限制以來,一些涉及較大團體的團隊運動,例如足球和曲棍球,就沒有以標準形式進行。
現在,一切都要回歸疫情前。

疫情爆發前校際運動會上的足球比賽,圖源:Football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不再強制醫護人員做定期檢測
另外,隨著新加坡本地疫情開始降溫,對醫護人員的防疫管控將迎來一些鬆綁。
繼新加坡大部分行業取消了輪流定期檢測(RRT)的要求後,下周一開始,對於新加坡醫護人員,RRT也不再是必須。

圖源:海峽時報
不過,雖然新加坡醫護人員對此表示相當歡迎,但取消RRT並不是一成不變。
一旦再次出現病例激增的現象,那醫護人員們可能不得不再次改變現有的檢測標準。
當然,政府取消強制性要求是一方面,但為了患者和自身安全,一些新加坡醫療機構,將自行延長檢測時間。
東北醫療集團(NorthEast Medical Group),就明確表示會將RRT維持到4月1日以觀後效。

圖源:Healthcare Singapore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加坡確診病例的數量,對衛生部來說的意義和指標性已經相當微弱。
包括新加坡在內,世界各地的衛生部門,現在更多地關注住院人數和醫療系統的整體負擔上。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都已經開放,或即將準備開放的原因。
這些國家開放後怎麼樣了?
在世界範圍內,論開放,新加坡一直不是最早,也不是最徹底的那一個。
取消了所有防疫限制的英國,全面開放後的疫情數據,給了世界很多國家一個警鐘。
根據英國官方數據顯示,過去7天內,英國境內新冠確診數為51.6萬例,較前周增長了49.2%。住院數1.1萬例,增長20.9%。不過死亡數卻是只有744例,相比較而言減少了4.4%。

平均11萬日增病例的英國
當然,英國現在的新增病例,不足峰值時的三分之一。只是單從上升速度,就很難讓人忽視。
特別是,在英國當前的感染死亡率約為0.15%,而不是所謂的比流感更低的0.03%的情況下,英國的情況被很多人認為其他國家的預演。

之前被認為低於流感死亡率的數據,現正遭受質疑,圖源:每日郵報
不僅是英國,在整個歐盟國家的近半數國家,現在也出現了病例增速上升的趨勢。
像是德國,在過去的一周內病例數就上升了20%,疫情不僅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又攀上了另一個「高峰」。

同時,在一周前,德國境內因新冠死亡的人數,又反彈至一個小高峰。

「帶疫解封」的荷蘭,在宣布解除大部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以來,疫情仍處於反彈不定的階段。

不過,荷蘭境內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例數,最近幾個月都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

綜合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情況來看,橫向對比去年疫情高峰時的數據,這一輪疫情可能在確診數上會更高,但是在病死率上卻相對而言似乎是低了許多。
也難怪即使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向部分歐洲國家發出過早解封的警告。
但比利時、葡萄牙等歐洲多國,也依然以「新冠疫情形勢逐漸好轉,醫療衛生系統面臨的壓力有所緩解」為由,開始進行有限度地鬆綁了。

圖源:央視網
眼見歐洲各國開始解封,大洋彼岸的美國似乎也開始蠢蠢欲動。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3月13日刊文稱,現如今美國政府迫不及待地想「度過」新冠疫情。
美國各州衛生官員正解除學校和室內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全美企業也要求員工返崗工作。

美國街頭的反口罩人士
美國政府如此「有信心」的來源,或許和處於歷史低位,且下降趨勢明顯的疫情有關。


不僅是歐洲和北美,東南亞各國,也積極準備中。
早前,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紛紛表示已經開放/準備開放邊境。
現在,這個列表中又多了一個緬甸。
緬甸軍方表示,下個月17日起,緬甸將恢復國際客運航班,解除對外國遊客的持續了兩年的禁令。
當然,開放的理由和很多國家類似,都是為振興旅遊業。

圖源:見水印
另外,早前已經對外開放的泰國,也準備效仿新加坡,調整入境泰國時的檢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