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戶外是否應該戴口罩,受訪專家的看法不盡一致。不過,大多數的受訪公眾為了方便和安全仍傾向於一直戴著口罩。
有專家建議,兩種情況的人即使在戶外也應戴上口罩,身體不適或健康不好以及還未接種疫苗的人,最好是室內或戶外都戴口罩
《聯合早報》報導,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認為,在戶外不戴口罩是安全的。

從下周二起,公眾在戶外可選擇不戴口罩,但大多數的受訪公眾為了方便和安全仍傾向於一直戴著口罩。(《聯合早報》林澤銳攝)
他說,全球的冠病感染群幾乎都是在室內傳播開來的,例如酒吧、健身室和辦公室,沒有證據顯示在戶外戴口罩能起保護作用。何況,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而且很多人已經感染過冠病。
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傳染病學醫生組織主席古魯醫生(Asok Kurup)也認為,病毒在街上或公園等戶外場所傳播的風險不高。
但他提醒,若是周末到烏節路逛街,周圍人潮擁擠,那麼戴口罩是合理的。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說,病毒在戶外仍有傳播的可能,尤其是人多的時候,只是傳播的風險較低。其中的關鍵在於,新加坡現在的抗疫策略是要通過接種疫苗和追加劑來避免人們患上重病,而不是抑制病毒傳播。
他建議,那些身體不適或是健康不好的人在戶外應考慮戴口罩。還未接種疫苗的人則最好是室內或戶外都戴口罩。
對於戶外將不再強制戴口罩,多數受訪公眾都表示感到高興,認為這反映新加坡朝向與冠病共存邁出了一大步,不過會不會摘下口罩還得看情況而定。
公眾林奕琳(25歲,行政人員)說:「我已習慣一直戴著口罩,即使從住家走到地鐵站只是一小段距離,我還是會選擇這樣做,以免進入室內忘記戴上。」
李舒賢(44歲,會計師)也傾向於出門就戴口罩,因家有年邁父母,還是必須格外謹慎。
她說:「戴口罩比較安全,在戶外如公園或自然步道,還是會接觸到很多人,難以時刻保持一米的距離。除非周圍真的沒什麼人,我才會摘下口罩。」
郭家輝(50歲,自僱人士)認為有得選擇是件好事,因為有時天氣悶熱,在外走動不戴口罩比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