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A水準GP考題分析和討論

2018年11月15日   •   9063次閱讀

GP考題分析與討論

相比去年的題目,今年的會比較好發揮。這裡淺淺的討論可以論述的觀點和要注意事項,剛考完的不要給自己壓力,明年要考的可以參考提意見,大家一起討論。要注意的是考題的一些關鍵詞,就大略定義了題目論點,有時是是要你決定對錯,是非。所以要注意這些關鍵詞或句,字。

第一題:How far is failure an essential part of success?

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歷經失敗的不可或缺程度有多大?

題目有「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意思。關鍵字在「How far" 二字,要問的是失敗對成功的影響有多深,多遠。而不是要考生去論述這句話是否成立。可提出例子很多:愛迪生,馬雲,賈伯斯等等。創造一番偉大事業,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整個世界運作趨勢和潮流,把傳統完全顛覆的這些成就絕對不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時事造英雄還是要英雄造時事所經歷的過程中都是漫長的。從失敗中吸取的教訓與經驗,頓悟就是在堅持的過程中精化,改良,躍進的來源。信念在很大層次上是決定能撐下去還是放棄,而這也是影響能接受多大多深的失敗。當然以現今時代的情況,可能還要加一項口袋有多深,能忍受燒多少資金才能突破,成功。我們一般人,燒菜,自己製作蛋糕等日常事不也是重複了很多次才做得好,在重複的過程當中,不也是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堅持下去才成功的。放棄很有可能就永遠失敗了。

第二題:To what extent is the pursuit of continuous economic growth a desirable goal?

在什麼程度上,追求持續的經濟增長是理想的目標呢?

這一題應該會有許多也修讀經濟學的考生會選擇的。持續的經濟成長,以現在的國際情況,影響它能持續的因素變得多面性和複雜。以前是貿易全球化,對發展中和崛起的經濟體來說世貿等組織的產生與運作的確給很多新興的經濟體帶來很多繁榮與進步。但背後的代價所形成的社會,政治問題要付出多大。所以把持續經濟成長做為理想的目標,所要付出的「可容忍」代價程度能多大。歐美,日本在二戰後開始經濟,科技,商業化發展自身的經濟體系。當然隨著教育的普及和工業經濟繁榮所帶出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還有成本上升的問題,這些強國污染嚴重,成本上升等的解決方案就是把這些問題轉移到發展相對較慢的亞洲與南美洲去。我們現在討論要平衡持續經濟增長與代價課題,出現在亞洲的現象已經成為歐美,日本從前所面對過的。所以要持續經濟增長所要付出的代價要以多大容忍度去換取。

第三題:In an age of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a single career for life realistic?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中,選擇終身單一職業是否現實?

對於較年長的社會人士,這題目是很真實的。越來越先進,快速的電腦處理器,晶片,加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等,已經把一些工作給淘汰了。同樣的科技也在開創無人駕駛車和其他交通工具。這些變化已經可以很肯定的預測未來10年,一些傳統人力的工作已經會被淘汰了。郭台銘已經有了關燈工廠,就是一切的運作都是機器人,電腦的監控也在遠端,真正的技術員工只是一小組人。連人都不用了,哪還需要開燈! 某家國際大銀行的客戶投資部門,原來有十五個以上的交易員替客戶提供各類的金融商品投資買賣,他們開發引用了Fin Tech後,同樣的服務改由電腦系統代勞,一下子就去掉十多個員工。 所以可以列出不能一世做同一份工或同一領域的論述很多,要寫還有專業是能永遠不變比較難。(題外話,由機器人取代繁雜或危險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除掉人為因素。如疲累,情緒影響表現,個人判斷力影響了流程和速度。機器人只是單純的執行控制器所發出的指令,沒有了情緒,疲勞所帶來的影響,背後目的是不一樣的。絕對不是簡單的說工人難請,薪水一直漲等表面課題。由機器代勞或者取代人力是趨勢,但把思考和決策交給機器就是不止能出另一考題那麼簡單。現在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自身學習,進化,才是人類認真思考討論的課題。)

第四題:'In the global village we inhabit,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national boundaries.' How far do you agree?

「我們生活在地球村,國界的正當性已不復存。」 在多大的程度上,你會認同?

地球村和世貿組織朝一體化,全球化在過去因為地緣政治的情況是必要的趨勢。最大型和明顯的例子就是歐盟。在很大的層次上是真的無國界了。只要持有歐盟成員國護照,在歐盟成員國出入境時只象徵式看護照就可通關,連蓋章都省掉。我個人在十年前入境德國漢堡機場時,就看到在非繁忙時段,連海關和邊防人員都不在櫃檯。突然出現一大堆入境旅客,才有一穿著軍警制服的人匆忙出現在通關道,他只查看所持的護照,是歐盟成員國的都迅速的過關了。只剩下我們三個持非成員國護照,等候一邊,另行蓋章入境。不但人的流動自由,貨物和金融商業的流動也比其他國與國之間來得簡化。可是最近幾年,各國的政治風貌迅速改變,保護主義又崛起了。加上各種新式的恐怖活動的蔓延,各國其實開始強化和重視邊防和國界的管理。所以無國界可能要談的是意識形態,而能否真正的消除邊界實在是難說。或許題目指的是概念的無國界。航空與高速鐵路如今已非常普及,而且商業模式的改變也孕育出廉價航空在各大機場的盛況。休閒與商務,貨物的需求流量以極快速度增長,搭飛機,高鐵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了。這現象只解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形態變得隨處是家的「地球村」,想實現無國界現在已經變的極其複雜了。況且近年來還有川普推行美國優先,減少外來移民等政策,要建起和墨西哥國界牆,消除國界是有一定難度的。

第五題:To what extent is sporting achievement given adequate recognition in your society?

在你處在的社會中,體育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認可?

有些國家的球類或運動賽事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已經具很大規模了。而支撐著的是背後的龐大商業利益。這形式的運動項目不是題目要談的。要論述的是國際運動組織賽事的成就,有沒有獲得國家的認可賞識。而且是強調「在你的社會裡」。這題很大程度是指向本地的運動成就的狀況。可能帶出的論述是認可與賞識是到達什麼層次和格局。我們這裡的社會觀和形態很大程度上還是把個人運動輝煌期過後的發展與生活條件,出路看得比較重。

第六題:Do handicrafts still have values when machine-produced goods are so readily available?

當機器生產的商品如此普及化時,手工藝品仍然具有價值嗎?

高科技和日新月異的生產技術不但能把商品製造得很好,細緻而且量產還能把成本降低。手工藝品,或連帶說傳統的手工藝與技術,職人精神,的確在很快的流失與失傳。但相比之下,我們所處的時代,一切的一切都要求快速精準,我們已經沒有耐心停下來慢慢欣賞傳統手工藝了。工業革命的形成與進化本著要使人們的生活和製造出來的商品能更好,更快,更便宜。可是真正能實際做到只能是其中任何兩樣的組合,慢慢的我們要開始挑戰三者都要,雖然有難度,但還是有不死心的冒險家會去嘗試。商業和其相關的生產,供應,物流,銷售都是環環相扣。市場的消費需求與心理是非常複雜的。有時候是需求影響供應,有時卻是供應改變了消費模式。就以市面上很多人都在穿低腰牛仔褲,並不是每個都愛穿或流行,而是市面上大部分只在賣這款式的牛仔褲。傳統文化與手工藝的價值與延續,很大程度需要某些人的堅持與固執,而且還要有人有閒錢,閒情去賞識和推廣。

第七題:'People today do not work as hard as they did in the past.' How true is this of your society?

「今天的人們不像過去那樣辛勤工作。」 對你的社會來說,這句話有多正確?

在舊時代,人們因為教育不普及,對價值觀,心態和理念的認可不一樣。在過去,如果要追溯到二戰之後,對比會非常大。那時候,百業待興,找工作難,生活的目標就是有飯吃,能養活家人就好了。若說整體的教育不普及,整體的價值觀念也相差不遠。只要勤奮工作就會有相應的回報,僱主與員工的對價關係也相對簡單。再就是舊時代的科技,機器與自動化沒有現在的先進。很多事都因此變得不方便,就形成了凡事要親力親為。這也許就是對比付出更多勞力與否來看待辛勤與否。時代進步後,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依賴(或說依靠吧!)機器,家電。有了較多空餘時間,加上訊息的隨手可得。人們對生活素質的要求也跟著改觀與改變了。這也許是有沒有選擇的問題。所以可能要設定的是對比的時代與背景。因為考生處在18,19歲的年齡所見所聞,能有印象對比的可能是這近期的十年吧!這十年,比較大的不同是智慧型手機對整個世界的改變。高鐵取代了普通火車,網購取代了或慢慢的在淘汰實體店。從衣食住行的躍進式改變來對比的論點就比較不一樣了。這些改變造成的生活方式的相應變化或許就是辛勤與否的判斷了。

第八題:Discuss the view that all countries have an equal responsibility to counter terrorism.

所有國家對打擊恐怖主義負有同等責任,請討論這個觀點。

首先,要能有同等的發言權和財務能力才能夠付諸於行動。在一些實際行動上,國力懸殊的確不能把同等責任做為前提。比如說在亞丁灣和非洲海岸線巡邏與阻止海盜活動,總不能說各個有份,受惠的國家各派多少艘軍艦,多少人一起維護。這要求是講不通的。這裡或許先要定義打擊恐怖主義,然後才能提出應對的措施是否能付諸於等同的層次與規格。比如說,出入境時需要的護照,國際間以反恐的措施要求至少要能有一些規格和智能晶片來存些必要的個人資料,好讓各國的系統能同步取得必要個人資料。但各國的文化,風俗習慣背景都有別,就照片的格式就各國不同了。在這事項還是能夠有妥協和堅持。機場和各類入岸口的保安與安檢就是和國力有非常大的關係了。這也是反恐的方針,但執行的力度與深度就是由各國的政策規定了。還有就是相關情報的共享,這是另一體系的,而且有時候還牽涉到各國的軍事與政策機密,不是能說分享就能隨便透露的。所以可能要論述打擊恐怖主義的方式是哪些,是實體的軍事行動,是政策措施,還是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才能相對的談同等責任的定義與方式。

第九題:Is pressure a motivating force or a cause for unhappiness?

壓力是一種激勵的力量,還是不快樂的根源?

壓力是否能轉化成激勵力量很大程度在於壓力是短暫還是長期的。若一個人長期處於睡眠不足,長時間勞動,家庭成員相處不和諧,工作環境不好等,任何幾項同時出現,那要硬說壓力能轉為激勵是不合理的。當一個人沒有以上所提及的現象,在進行某件事時突發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而形成了不逾期的壓力。這時出現的情況才有可能轉化成激勵或是身體進入戰鬥或逃亡(fight or flight)狀態。它能使人更有專注力,人體極限暫時解除。人就會變得與平常不一樣,發揮出超越常能的表現。這種現象往往能在一些大師級的運動員身上形成。一般人可能是要很機緣巧合的條件下碰上的。在現時代,各個階層,不管是學生,社會人士也好,都面對著各種不同的壓力,而且得不到抒發或緩解,就可能慢慢形成抑鬱或憂鬱症。這樣的話就變成了不快樂的根源。科技帶來進步,但智慧型手機多面功能以及各類娛樂遊戲運用程序,社交媒體平台的確是造成一些人玩手機上了癮。而慢慢轉為病態。所以要分析壓力的形態,是長期,多重的或者是突發短暫性的。兩者的不同是會形成激勵力量或是不快樂的根源。

第十題: 'Works of art which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should be returned.' Discuss.

"從原籍國取走的藝術品, 應該被歸還。" 請討論。

題目已經定論為「該歸還」 所以論述的是為什麼該歸還。考生也許馬上想到的是中國的許多文物在各朝代被掠奪,現在該歸還。先要談一談文物和藝術品的區別。"works of art" 很明確的指藝術品。比如字畫,陶瓷,雕刻等藝術品。那麼那些被盜墓者非法轉售出國的陪葬品會被列為文物(可翻譯成artifacts 或cultural relics)。這類的遺失和戰爭掠奪不同,是通過某種交易(雖然說不是很道德)。除了中國流失在各國的文物與藝術品。在世界聞名的大英帝國博物館和法國的羅浮宮里也收藏了數量龐大的本國以外的藝術品和文物。(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畫也流失於這些著名博物館或被私人收藏家擁有)。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殖民強國曾以考古名譽在埃及,亞洲,及世界各地偷走了很多文物。時間久了,慢慢把這許多原本不屬於他們的文物和藝術品變成各自規模極大博物館的珍藏。而這就帶出另一問題。這些頗具規模的博物館也比較有能力與系統化的收藏和保護這些原來不屬於他們的文物與藝術品,歸還給原籍國後是否能得到妥善收藏與保護的確是個問題。雖然感情上是會被看成是強詞奪理,但理智的想想也不是沒根據。而且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是否就能這麼簡單的要求他國歸還,對方就會爽快的答應歸還嗎?如果收藏國會理虧的話,就不需要論述這題目了。問題在於這類的交涉和談判往往牽涉各自的利益。而且這些文物與藝術品對等價值是很可觀的。或許寫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文物與藝術品混為一談。也不能狹義的把這現象局限於亞洲國家。

1/2
下一頁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新加坡最豪華學校之一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這些政府中學,開放日即將來臨
2025年05月04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人人都想去的新加坡公立大學到底有什麼魅力?如何申請?
2025年05月05日   •   1026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三巨頭—聖約瑟國際學校【8年級即將開放申請】
2025年05月01日   •   684次閱讀
揭秘新加坡院校之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孩子留學怕語言難?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IES課程來了!
2025年05月03日   •   684次閱讀
為什麼一提到低齡留學,大家都首選新加坡政府學校?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教育:卓越體系下的全球領導者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 新加坡通商中國獎學金考試安排出爐!記得領取通關秘籍
2025年05月04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