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給公司提交公司所得稅(CIT)申報表,有多重要?
最近,新加坡IRAS公布,超過4700家公司逾期或未報稅,總罰金款超過490萬元新幣。
企業要在什麼時候提交CIT,有哪些要求?

一、4700家企業未申報CIT,總罰款490萬
1、未申報CIT,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9月26日,新加坡稅務局IRAS公布:
2023年,新加坡因逾期或未申報稅表而被起訴的公司超過4700家,逾期或未申報稅表的總罰款超過490萬元。此外,法院向不遵守稅務局通知的企業董事共發出1690張傳票。
此外,IRAS提醒,企業須在法定截止日期2024年11月30日之前提交公司所得稅(CIT)申報表。
文告指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申報表的公司,可能面臨高達5000元新幣的罰款。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除了罰款,董事也將承擔責任
兩年或更長時間內未提交申報表的公司,除了面臨罰款外,還可能被要求支付等於評估稅額兩倍的額外罰金。
根據公司過去的合規記錄等因素,國內稅務局可能會選擇對這些公司開出銷案罰款,而不進行起訴。收到銷案信(Letter of Composition)的公司必須支付銷案金額,並提交逾期的納稅申報表,否則將收到出庭通知。
此外,如果企業逾期或未提交申報表,董事也將承擔責任。
對於未提交申報表的公司,國內稅務局可能會向公司董事發出通知,要求提供公司財務信息。
如果董事未能在規定日期內提供信息,將面臨高達1萬元新幣的更重罰款或出庭要求。如果未能出庭,法院可能對公司董事發出逮捕令。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企業如何申報CIT?
1、什麼時候申報CIT?
Corporate Income Tax(簡稱CIT),即企業所得稅(課稅年)。
開始申報:您可以從2024年7月1日開始,提交2024課稅年度的所得稅報稅表。
截止日期:最終申報的CIT的時間,是2024年11月30日。逾期或未申報,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2、應該提交哪份表格?
應該提交哪份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表格C-S、表格C-S(精簡版)或表格C)?
(1)表格C-S適用於以下公司:
在新加坡註冊成立;
年收入為500萬新元或以下;
按現行企業所得稅稅率17%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表格C-S不適用於:本年度資本免稅額/虧損的轉回;團體救濟;投資補貼;外國稅收抵免和稅款源泉扣繳。
(2)表格C-S(Lite)適用於有資格提交表格C-S且年收入為20萬元新幣或以下的公司。
(3)表格C適用於不符合提交表格C-S或表格C-S(精簡版)資格的公司。財務報表、稅務計算和輔助附表必須與表格C一起提交。

除了在財稅方面要按時申報CIT,企業還需要及時設立DPO,提交雇員收入信息,否則將面臨高額罰款。

三、企業須儘快設立資料保護官DPO
1、設立DPO的重要性
2022年,新加坡資料委員會就提出:為了讓各個機構更容易了解對於資料保護的責任及須實行的措施,當局將現有條規等信息整理並集成一套標準守則,供機構作參考以進一步規範資料保護做法。
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專員陳傑豪說,隨著數碼科技迅速發展以及物聯網受到更廣泛應用,個人資料保護監管單位須與時並進,更新監管做法,委員會近兩年多來致力於呼籲機構自動自發負起責任保護個人資料,而不是僅為遵守當局的準則而做出相應措施。
在機構層面,一家機構應委任一名高級管理層人員擔任資料保護官(Data Protection Officer,簡稱DPO),而不是隨意委任一名職員擔任這個職務。
守則解釋說:「高級管理層人員有必要將資料保護列入公司的商業監管框架內,然後確保公司貫徹有關的資料保護原則。」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DOP的職責有哪些?
2024年8月,重申DPO的重要性,因此企業需要及時設立DPO這一職位。
根據《2012年個人數據保護法》,組織必須指定至少1名數據保護官(DPO),並且必須向公眾公開DPO的聯繫方式。
DPO的職責包括但不限於:
確保遵守個人數據保護法(PDPA);
培養數據保護文化;
有效處理數據查詢;
管理個人數據風險警報;
在需要時與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PDPC)聯絡。
DPO的職責可以是組織內的一個專門職位,也可以附加到現有角色中。被任命的DPO還可以將某些職責委託給其他官員。人力資源有限的組織可以將DPO職能的運營方面外包給服務提供商。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四、企業須按時提交雇員收入信息
新加坡公布:未按時交雇員收入信息,2023年逾900名僱主共罰100多萬元新幣。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設立網絡與技術韌性專家團(Cyber and Technology Resilience Experts Panel),支持金融業加強運營韌性。
9月25日,金管局宣布消息時指出,這個國際諮詢團取代金管局的網絡安全諮詢委員會(Cyber Security Advisory Panel),責任從網絡安全擴大至技術韌性,以支持金融業的營運韌性。
金管局說:「這個專家團將就金融業面對的主要新興科技風險和威脅,向金管局提供意見,並建議提高新加坡金融業技術與網絡韌性的戰略和措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謝啇真說:
「隨著金融機構越來越依賴技術來提供服務,保持技術韌性並妥善管理網絡風險對它們來說至關重要。我們期待藉助網絡與技術韌性專家團為金管局和金融業提供全球視角,以打造這些重要能力,同時繼續在數碼化道路上奮勇前進。」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註:資料來源於新加坡IRAS,MAS,PDPC,聯合早報等,綜合網網絡素材整理

